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超市业态处于转型调整时期 大型超市开始转型进军便利店行业

超市是保民生保供给的关键主体力量。当下,中国超市业态正处于转型调整时期。如何把握超市的发展前景和规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

首先,超市是零售的主要业态之一,从零售业态的发展可以观照超市业态的发展规律。

中国与日本的零售业拥有相似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日本超市业态开始出现并实现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大型超市可以通过大量采购压低商品零售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但过快的发展也使得日本超市行业进入了无序新建和扩张状态。20世纪70年代,日本超市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对传统百货店造成了威胁。日本的中小零售商和百货店开始动用其政治力量在法治上对超市业进行管制。由此,日本超市业进入调整期。

为了与中小零售商共存,大型超市开始转型进军便利店行业。与此同时,在消费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进入萧条时期,那时服务良好、价格低廉、条件便利的便利店创造出了“小辉煌”,711、罗森、全家等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日本超市业态发展趋缓。

目前,中国的实体零售和商超也进入了转型升级和调整时期。从日本零售业发展趋势来看,中国零售业和超市的整个流通业态会进一步调整,会向着便捷化、便利化的方向继续前进。

其次,从外资和本土商超业态的竞争与合作来看国内超市的发展。

中国商业领域对外开放后,家乐福、沃尔玛等一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其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以及现代化的商业技术和商业理念革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助推中国本土商超企业提升了自身竞争力。

此后,中国本土商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之拥有能够快速适应国内市场和消费惯的优势,外资商超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现在,外资超市同样进入了调整期。综合成本上升是一个原因,另一原因是外资超市的特点和优势已没有那么鲜明了。因此,外资商超企业进行了战略调整,比如家乐福正在向会员店转型。

反观中国零售商超企业,虽然具备一定本土优势,但并不意味着能在全球竞争中胜出。

最后,从中国新零售的成功案例探寻传统超市应如何转型。

当盒马鲜生等新零售成功案例出现后,大量的模仿品相继出现,但实际效果并不太理想。原因就在于新零售是全渠道的融合,其背后是零售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和供应链的优化。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依托后台的数据计算能力实现了线上的数字化运营,使得拣货、配货、结算等环节均实现了智能化,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店铺的人效和整体的运营效率。

目前来看,依托于现有的电商台开展业务是多数实体零售商的选择,比如多点台、京东到家台已经成为超市业态实现全渠道销售的一个重要选择。

此时,对于传统超市而言最重要的选址、店铺位置等因素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和价格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即消费者能够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商品。对于生鲜类商品来说,商品本身包括的标准化、精准化、价比等就是竞争的关键。

由此,通过分析新零售背后的本质可以看到,全渠道融合是实体商超企业竞争的关键,重点又重新回到了高效的供应链和精准的客户分析上。

通过对上述逻辑的梳理可以看出,传统超市或实体零售的转型升级可以归纳为重视四个链条:其一,优化供应链,协同创造价值;其二,围绕顾客需求链提供好商品,以回归商业本质;其三,提升内部管理链,向管理要效率;其四,打造技术链,运用技术打造智慧流通。 (刘旭颖)

标签: 超市业态 超市业态转型调整 大型超市 便利店行业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