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全国外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六省市作典型交流发言

安徽

建国际化台 加快先进制造产业集聚

2021年,安徽省实际使用外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7亿美元,占比为25.5%。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台、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开放台的推动下,安徽省正在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集聚地。

四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累计签约2400多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千个,大众、蔚来、康宁等一批制造业知名跨国公司通过大会台签约落户。2021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共签约制造业项目656个,投资总额5335亿元,分别占大会项目总量的93.3%和91.6%,日本佳通工业园、法国圣戈班胶粘剂、丹麦AVK集团大阀门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外资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

立足自身优势,安徽省建立了省领导领衔的十大新兴产业专班推进机制,逐一编制“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建成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投资安徽”调度台,强化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目前十大新兴产业引进外资项目101个,投资总额超4800亿元。2021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亿美元,占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30.1%。

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台也成为安徽吸引外资的引擎。安徽自贸试验区创新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外资专班服务机制,加速项目审批和投产达产,蔚来汽车第10万辆车下线时间打破行业速度。开展全流程“外发加工”、共享用工等制度创新,助推联宝科技营收突破1200亿元,进出口居全省第一。制定出台QFLP管理办法,拓展利用外资范围。据悉,安徽自贸试验区去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额8.7亿美元;合肥经开区利用外资单项排名居全国第五。

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安徽将千方百计稳定外资,着力将安徽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集聚地,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因此,安徽不仅要聚焦制造业外资“双招双引”,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开展跨国公司安徽行,加快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力争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以上,还要聚焦国际化台打造,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等展会活动,充分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开区载体作用,提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

福建

着力提升外资信息报告质量

2021年,福建省按照《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有关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和组织落实,着力提高执法检查能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数据显示,2021年,福建省共接收外商直接投资初始报告和变更报告9922条、年度报告21718条。全省各级商务部门采取定向抽查、全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方法,共对578份外资信息报告进行抽查,涉及外资企业557家。其中,初始报告和变更报告占36%,年度报告占64%。

福建省从规范检查程序、完善监管方式、形成常态化督导机制等三方面出发,健全完善了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福建省商务厅推动外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纳入全省相关检查机制,包括全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互联网+监管”等。同时,指导各地落实“放管服”改革,将外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纳入本级政府的检查事项清单,为提升监管效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打下基础。

针对基层商务部门人员少、流动大,外资岗位执法力量较薄弱等问题,商务厅积极推动联合检查,缓解基层困难。省市县商务部门加强纵向联动,相关单位分别抽取执法人员组成小组,共同开展检查工作。通过联合方式实施的检查占总量的25%,较好地形成监管合力,并减少了对企业的多头多层重复检查。

完善机制的同时,全省商务部门人员还强练“内功”,增强监督检查的主动与能力。围绕信息报告制度、企业登记注册、监督检查等内容,商务厅开展了业务培训,提高对信息报告制度意义和监督检查重要的认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责任。积极协调省司法厅组织全省执法资格考核,组织外资岗位人员参加,扩大执法人员队伍。省商务厅外资岗位90%的人员已通过各项执法资格考核。

做好信息报告工作既能推动中国“放管服”改革举措有序实施,也能督促外企在华合法诚信经营,提升信息报告质量的重要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报告质量,福建省商务厅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工作,研究台运行、技术保障问题,同级部门间建立数据错漏的排查和互动机制,不断顺畅信息报告报送。同时,商务厅对外资填报项加强分析比对,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按有关技术方案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登记注册系统做好填报项的必填校验、逻辑校验和自动关联。对市场监管部门预研的新系统,提前对接业务需求,将注销和转内资信息推送、股东认缴额占比等问题在开发阶段纳入考量。在加大年报工作力度的基础上,福建省商务厅还做好年报数据核查和企业补报、更正,开展企业年报综合分析,为全省稳外资提供了数据支撑。

山东

“点对点”解决外资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规模连续3年居全国第4位。2021年,山东省促进外资稳定增长成效明显,全年实际使用外资突破20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3.1%,占全省比重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这些成绩要从山东坚持“三个优化”、突出“三个加强”、强化“三类台”等工作说起。

2021年,山东省优化政策供给,优化涉企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纾困发展提供了助力。全年,山东省先后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32条”、高水利用外资“2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形成“清单化”“目录化”政策体系。制定产业链重大外资企业专项支持政策,主动为18家重点外资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台”第一时间推送惠企政策措施,上线企业数量增长13倍,达14800余家,“一企一策”精准解决了企业用工、能耗指标、融资贷款、外籍人员入境等问题900余个。建立重点外资企业“点对点”服务机制,及时协调满足韩国LG、日本JFE等400余家外资企业的用电需求。不仅如此,山东还健全外商投诉处理机制,指导16市制定出台外商投诉工作办法,完善省市县三级投诉网络,让外商在山东投资放心、发展安心。

据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个加强”是加强跟踪推进、加强要素保障、加强调度督导。加强跟踪推进是建立健全重点外资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完善客户数据库、外资项目信息库和对外推介项目库,分类分级管理,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到资。截至目前,全省688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率79.2%;487个重大经贸活动签约外资项目落地率、外资到账率分别达61.2%、63.7%。加强要素保障是突破部门协作配合,对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能耗指标短缺等突出问题实施攻坚突破,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加强调度督导则是每月以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名义通报各市外资情况,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每月通报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招商及项目落地情况,推动形成省市招商合力。常态化赴各市开展“四不两直”调研督导,现场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的困难和诉求。

“三类台”则包含了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活动等高端开放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区域经贸合作台。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省重大经贸活动累计签约重点外资项目311个,投资总额351.2亿美元,合同外资130.3亿美元;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26.8亿美元;在RCEP机遇推动下,山东实际使用日韩投资18.2亿美元,增长52.4%,占全国实际使用日资韩资的22.9%。

四川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引资主阵地作用

挂牌5年来,累计新增企业19.2万家,是挂牌前存量企业的8.5倍;累计新设外资企业756家,实际使用外资26.1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由挂牌初的2.9%提升到44.9%;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71.7%……四川自贸试验区日益成为四川省稳外资稳外贸主阵地。

对标上海自贸试验区,明确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对标国际高水经贸规则,建立一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行业部门责任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双对标”行动,四川自贸试验区持续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同时,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放权赋能,146项省级权限下放片区,其中投资类24项、外商投资类7项。在自贸试验区更大力度推动“证照分离”全覆盖,探索“首证通”“一业一证”改革,企业开办时间最快1小时。辖区内建立了外商投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服务机制,设立外资服务“12348”热线台和“天府外服通”台,完善外商投资诚信档案系统。四川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了全国首个以省域命名的自贸区法院、检察院,全国首个公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已入驻,并创建了5个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为外资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涉外法律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的同时,四川自贸试验区还着力打造政策支撑高地。出台利用外资“20条”,建立起外资工作激励和实绩考核机制,设立外资专项资金,鼓励自贸试验区制定外商投资政策。出台金融支持外资“10条”政策,支持本外账户一体化、外汇收支便利化等外汇管理和跨境金融政策增量扩面。2021年,四川自贸试验区跨境人民结算337亿元,占全省的28.5%,增速是全省的3倍。

成为稳外资主阵地,与四川自贸试验区抓实项目招引密不可分。园区内,讯乐思获批中西部首张外商独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爱力根香港有限公司设立四川首个独资医疗美容诊所,国内首个诺贝尔金融科技实验室、安谋中国西部研究院等一批牵引大项目强势入驻,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显示度不断提高。目前,自贸试验区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4家,引进亿元以上外资项目101个。

与此同时,四川自贸试验区还强化台联动,打造协同开放高地。目前,区域内已布局形成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12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推动了投资与贸易联动发展。中国-欧洲中心突出中欧区域项目合作,成功招引“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台等重点项目59个。截至目前,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两批13个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去年首批8个先行区进出口增长55%,利用外资增长40.5%。与重庆共建的川渝自贸示范区,中欧班列(成渝)协同机制、关银一KEY通、自贸司法协同、商务政务服务等一批重点合作事项成功落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 外资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 六省市作典型 交流发言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