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辽宁省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为市场主体提供通关预期

2022年以来,辽宁省坚决贯彻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结合辽宁口岸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口岸部门联动协作,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通关便利化,巩固压缩通关时间成效,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合理稳定的通关预期,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据统计,2022年3月,辽宁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9.93小时和0.84小时,较全国均水分别快0.16和0.52小时,持续巩固国务院提出的“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的工作成果。

辽宁省商务厅(省口岸办)认真落实全省口岸工作会议有关工作要求,加强统筹协调,聚焦重点领域,协同发力并进,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一是印发《辽宁省口岸办公室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优化口岸台功能、全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统筹推进辽宁省各类海关监管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口岸发展合力等五大部分23项工作任务;二是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单一窗口”各项系统稳运行,指导运维单位组织力量,强化“单一窗口”值班值守制度,全力确保跨境生产链、供应链稳定;三是推进规范口岸收费督导检查,按照辽宁省口岸工作会议要求,指导各市口岸办会同交通、市场等部门开展海运口岸收费公示督导检查,确保“单一窗口”收费及服务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应用,收费信息及时更新。目前,辽宁省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各海运口岸已经实现了口岸收费在线查询和动态更新;四是联合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通了2022年出口信用保险普惠政策申领通道,服务辽宁省小微出口企业通过在线申领出口信用保险普惠政策保单;五是稳步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物流评估系统对接,积极明确对接港口、船公司名单,稳步分批开展对接。预计对接完成后,将有效强化口岸通关物流全程分析,提升口岸通关时效。

大连海关提前对标RCEP协定布局通关模式升级,积极“提速保畅助产”。一是建立“职能-现场”联动管控、“24小时”调度应答等5项基本制度,形成“通关快速反应”运行机制;二是锚定冷链、粮食、能源物资等六类全国重点进出物资品种,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联合港口、交通、卫健等部门打造“门到门”式绿色通道;三是深入推进申报制度等14项流程改革,“两步申报”新模式惠及关区

千余家重点企业,应用单量同比提升3倍;四是创新开展“无人机+水尺计重”等智慧监管模式,利用非侵入式监管设备监管效能,实行“无因不查”;五是实行“船讯+集港”物流信息一站式便企服务,大幅推升“出口提前申报”,应用率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74%的历史高点;六是对鲜活农产品采取“安全风险监控合格评定”模式,实现“提前申报、快速查验、风险监控、合格即放”。

沈阳海关精准施策、通关提速、保供稳链,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一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在全部通关现场推行“延时、错时+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二是优化通关流程,创新监管模式,落实落细“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先放行后改单”“先声明后验证”等举措,释放改革红利;三是设置“中欧班列绿色通道”,主动加强与满洲里、绥芬河、霍尔果斯等边境海关合作,畅通联动渠道;四是实施“区港直通”改革试点,打通中欧班列国际中转货物集拼、混拼业务堵点,整合班列物流节点与综保区资源,一定程度缓解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足与班列迅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通关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五是实施顺势监管,减少作业环节,改“串联”为“并联”,加强与口岸、边检等部门及机场、物流、航油企业配合,及时做好各项通关保障;六是促进粮食和生产原材料进口,优化大宗商品检验流程,符合条件的进境粮食实施靠岸检疫和附条件提离,进口原油、铁矿实施“先放后检”“船边直提”监管模式,落实进口种子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支持进口化肥等快速通关;七是创新查检形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沈阳海关以远程视频形式按照布控指令对进口的春耕化肥原料“氯化钾”进行查检,依托远程视频查检的新形式,最大程度避免与货主及进口货物的直接接触。

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根据境内外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总站“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举措,在维护口岸安全稳定的同时,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为精准服务疫情下的地方对外经济发展大局保驾护航。辽宁海事局精准发力,采取一系列举措稳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全力打通外贸运输堵点,切实保障海上货运物流畅通高效。 (商 犇)

标签: 口岸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 外贸企业 口岸通关效率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