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北京中小学新学期的变化 小学门口年轻父母的身影多了

9月8日下午17:30,付女士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门口,她来接上小学的女儿。付女士的工作单位离学校很,下了班走到学校门口,正好能赶上女儿排着队出校门。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北京市于8月18日向全社会发布了北京版的“双减”政策,之后又陆续发布了多个配套的实施细则。

现在,开学已经一周有余,“双减”下的北京中小学新学期有哪些新的变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

孩子挺充实,家长挺放心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孩子和家长身上。

“以前都是孩子姥姥来接孩子放学,又接孩子又做饭,每天下午是老人家最忙乱的时候,我们又帮不上忙,心里很过意不去。”正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四小门口接孩子的刘女士说。现在,孩子放学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左右,“虽然我不能保证每天都来接孩子,但是家里老人更从容了,可以把晚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再出来接娃。”

开学前,北京市公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新的教学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同时提出,学校每天课后服务至少开展两个小时。对个别确有需求的学生,学校可在和家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课后服务时间。

记者在不少学校门口发现,原来围在小学门口的以老人居多,现在,年轻父母的身影也逐渐多了起来。

延长了放学时间,家长变得从容了,孩子们这段时间的课后生活则更丰富了。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二年级,以前放学后孩子“就是纯玩”,刘女士本来想这学期给孩子报几个课外班,“现在,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服务,这段时间里有自主读书和劳动课,老师还会给孩子拍照发到家长群里,孩子挺充实的,我们也挺放心的。”

“北京市将实施全覆盖式的课后服务,也就是实施范围全覆盖、时间全覆盖和服务对象全覆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版的“双减”政策同时规定,所有中小学校要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菜单”。

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为了从根本上缓解家长给孩子报课外班的压力,朝阳区要求各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安排各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打破班级、年级界线,对学生进行个化、针对的课业辅导,同时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空间。

没学懂的有学校老师给辅导、学有余力的有学校老师给拓展,家长的焦虑却没有完全根除,“提前学”的“剧场效应”依然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

为此,北京在“双减”的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年级都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学校不得利用晨检、午检和自课进行学科教学,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义务教育学校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分班考试,不允许分重点班、实验班。

周女士的孙子开学后升入了幼儿园大班。一个月前,周女士还在为孙子找学前班的事情发愁,“其实,我们并不想过早地让孩子承受学业压力,但是每年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都剩不了几个,大家都在学前班提前学小学的内容,我们如果不学怕孩子跟不上,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不过,就在开学前一周,周女士接到了幼儿园的最新通知:“上学期期末没有提前退园的孩子,所有孩子都可以在原班开学。”

这条通知让周女士一家感到欣慰,这意味着“零起点”教学将成为可能,孩子也不用小小的年纪就加入“内卷”的行列,“该游戏的年纪就应该让他们尽情游戏,拼音和加减法的学就应该留到小学一年级。”周女士说。

在北京教育“双减”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奕特别强调了“基本”两个字:要落实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规范和基本规程,要科学做好幼小、小初衔接,遵循学生认知与成长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意味着回归常识,当教育回归其本来的面貌,教育乱象也就获得了根治的契机。

记者经过10天的采访观察,很多家长对能否真正给孩子减负这件事的态度已经从“犹豫动摇”到“乐观坚定”,不少家长表示,自己已经没有那么焦虑了,也不准备再给孩子报太多学科类的课外班。

教师动了,视野宽了

不过,仅仅把孩子们的课后时间“管”起来并不是目的,“双减”的目标是发展高质量教育,让教育拥有良好的生态。

因此,让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让孩子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好老师”,才能真正满足孩子和家长的教育需求。

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北京市提出,从新学期起将大面积大比例地推进干部教师的流动。北京市要求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其实,这种流动早就开始了。

北京市汇文中学校长郭杰介绍,汇文中学教育集团是在2016年成立的,包括5所集团校和5所联盟校。集团自成立开始,干部教师跨校轮岗交流就成为学校的“必选项”。集团成立的第一年,教师轮岗交流的人数就超过40人。今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全职、兼职跨校流动的教师超过了80人。

教师“动”起来后,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汇文中学英语教师罗锦虹刚刚带完高三毕业班,作为东城区学科带头人的罗锦虹这学期轮岗到了汇文中学永外校区。

有人认为,让带高三的老师去教初一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罗锦虹认为,正因为自己有带高三的经验,“可以为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做好6年的大规划,做好学生初高中衔接。”

可见,当轮岗真正实施起来并成为常态后,教师的视野变宽了,他们不再把目光仅放在某一个学生、某一个班的学生身上,不再只看重某一次考试的成绩,而是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更大的群体中、更长时间的发展中去考虑,仅这一点变化就足以成为撬动学校教育变革的那个支点,让学校成为孩子终生发展的更好起跑点。

标签: 北京中小学 新学期的变 小学门口 年轻父母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