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发明了许多新词去调侃和自嘲进入大学后面临巨大落差的自己,拼命追逐身边人的脚步。专家说,不如“节能成长”,减少负面情绪消耗的能量,坦然地接受当前并不完美的自己,不因羡慕旁人或随大流盲目“补习”。
大一开学第十六天,刘然写下了大学阶段的第一篇日记,字里行间满是自卑与焦虑:周围同学都拥有闪闪发光的“技能”——英语发音纯正、辩论全场最佳、钢琴吉他样样行……而自己五音不全、资质平平,像棵灰扑扑的植物,似乎除了高考成绩尚可,其余一无是处。更何况,名校从不缺乏优等生。
刘然的人生前18年都生活在西部一个小县城,高考时考了全市前十,校门口光荣榜将她的名字挂了整整两个月。从小城市来到北京,刘然发现,自己的好学生光环破灭了,好不容易冲过高考独木桥,却发现大学的无数全新赛道更让人烦恼,曾经赖以生存的分数也不再给自己安全感。
这一届年轻人发明了许多新词去调侃和自嘲进入大学后面临巨大落差的自己,也往往容易掉入“内耗”陷阱:一边比较,一边焦虑,拼命想要追逐身边人的脚步,又在力有不逮后灰心“躺平”。
全新的大学生活明明充满活力,为何如此焦虑?面对无法避免的落差,该如何调整?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建议,或许大学生更需要学会“节能成长”。
大学的“多元赛道”上,我怎么就比别人差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冯翼至今还记得大一开学初,社团面试时自己遭受的“打击”。同组一名女生,高中当过学生会主席,英语竞赛得过奖,还会拉大提琴。冯翼默默在心里比对,却发现自己乏善可陈,没什么可以拿出来介绍的内容,不免有些崩溃:“最直观感受就是,我妈当初咋不帮我报个班学才艺?”
英语口语、才艺展示、演讲口才……冯翼细数着落差极大的“技能点”,“虽然并不会埋怨自己生于小城市,但总难免有‘大城市的孩子真棒呀’的感叹”。
在冯翼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年,“小镇做题家”还没有成为网络热词,但她深感这一差距。“小城市的高中,大家都在忙学习,唯一的评判标准也是成绩。到大学后才发现,生活其实很精彩,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者程猛指出:“当进入一个不再以成绩论英雄的大学之门,寒门子弟道德化的思维模式以及单向度的优越心态会在大学遇到真正意义上的挑战,片面发展的劣势开始凸显。”
除了外显的才艺技能,内化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成为另一潜在“竞技场”。就职于金融行业的罗浩说,自己刚上大一时曾受邀参加深圳室友的生日聚会。室友组了个十几人的大局,从吃饭到唱K到看电影,再到后续桌游项目,每个环节都组织得十分到位。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从来没干过这种事,但他却对此很熟悉,很容易就成为社交中心。”罗浩发现,周围一些来自一线城市的同学“很会玩”,“会组局、交友,而我只能当边缘人,可以参与,却从来没有组织过。”罗浩觉得,在羡慕他们的同时,也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
“这种落差的出现非常正常。”杨眉指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比较,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当人们在缺乏客观尺度的时候,会将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或决定自己的个人价值。
“上大学前,有各科成绩作为客观标准,因此大家比较的标准就很单一。上大学后,发现原来对一个人的评价除了课本成绩之外,还可以有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多才多艺、长袖善舞等,因此就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这是向上社会比较后产生的必然状况。”
杨眉认为,虽然向上社会比较会让人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成长动力。“有落差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差后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并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取长补短,或者干脆扬长避短。”
面对技能差距,追赶还是“躺平”
面对初进大学的差距,许多“小镇青年”适应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模式同时,在才艺培养、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等多条赛道上尝试追赶,试图“弯道超车”。
然而,情况并没有变得那么理想。应付学业本就耗费大量精力,在不擅长的其他领域追赶更免不了受挫,很多同学在大学更多元化的选择和竞争中无所适从,情绪更糟。
陈小乔花了100元买了一个陶笛,据说它是最好入门的乐器。她还加入了大学的陶笛社团,一口气报名了5个学生组织:学院文艺部、辩论社、校级学生会、英语协会、志愿者协会,这些都是她认为能够全方面拉近自己和周围同学差距、实现蜕变的“修炼宝地”。
但蜕变的代价太大,陈小乔很难平衡有限的时间。专业课程繁重、陶笛社没去过几次、辩论赛整晚熬夜,导致状态不佳、学生会里只能干杂活……第一学期结束,陈小乔感觉自己每天都非常忙,却没有任何成就感,甚至连学习成绩也因为复习时间紧张而“低空飘过”。陈小乔觉得,有一句话特别符合当时的心境:“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尝试无果后,陈小乔陷入“追赶-失望-躺平”的恶性循环,整个人情绪都不对劲。“我很努力地去改变自己,但当我发现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达到目标和预期时,又十分自暴自弃,干脆破罐子破摔。”大一整年,陈小乔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各种“丧”——为什么自己什么都不行?
杨眉指出,有时候,一些曾经被苛求过、被取笑过等有过往创伤经历的同学,更可能陷入死胡同。“这样的同学要想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寻求心理咨询室老师的科学帮助。现在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室,大家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高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此外,年轻人更需要正视现实。“我们可以先给自己做一个诊断,看最需要补上的是什么能力,是社交能力、当众发言的能力、审美能力,还是组织能力?诊断之后,在学有余力之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一些技能或者才艺。比如通过参加学校的演讲社、剧团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当众发言和审美力等。报社团的时候要知道控制数量,最多两个,否则精力够不上,反过来会影响学习。”
降低内耗、适度学习,成长更需“节能”
面对巨大落差带来的焦虑感,踏入大学的年轻人如何自我调节?
杨眉说,人们遇到困境的本能反应是情绪先行,但围着负面情绪打转,很容易忘记问题的解决,白白消耗能量。小镇青年们在初入大学面临落差时,与其焦虑,不如先管理好情绪,改变认知,降低能量内耗,从而实现“节能成长”。
杨眉分享了一个小技巧,过去她会让被情绪左右的学生背一句话:“我不要生气(恐惧、焦虑、痛苦等),我要解决问题。”背完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解决一点是一点。
会不会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杨眉说,这一定会有。“有的事情是不可逆的,比如早年经历有限,视野不开阔,即使父母现在有了条件,我们也不可能重回童年去开阔自己的视野。遇到这类不可逆的事,就需要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比如对自己说:‘早年家庭没有条件让我开阔视野,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我现在对家庭的抱怨只是在耗能,我要把能量用到可以帮助自己开阔视野的各项活动中才行’。”
杨眉同时也指出,“小镇做题家”不应该仅仅是自嘲或贬义,更应当肯定背后所具备的品质:“肯做题和会做题反映的是自律、好学、上进、认真负责以及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与能力,而这些性格特点都是一个人能够有作为的重要内在资源,将来都会迁移到工作中。”
“个人技能肯定是重要的,可以丰富大学生活、提供成长与交友机会,对日后职业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可学生还是以学为主,别忘了毕业、考研、找工作和出国留学等都是要看成绩单的,除非我们身怀绝技,否则成绩单就是刚需。如果为了学习才艺而让自己本末倒置,才艺不一定能够学好,但成绩肯定会出问题。”杨眉说。
杨眉建议,学生们应当“节能成长”,减少负面情绪消耗的能量,更加坦然地接受当前并不完美的自己,不因羡慕旁人或是随大流而盲目“补习”。“既然优势是学习,那么在完成学业之余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许效果会更棒。”
现在的冯翼觉得,在适应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落差感带来的泥淖,尝试着去改变自己——不是为了追赶,而是为了体验。接纳小镇和城市的天然差距,保持自信平和的内心;专业学习依旧很重要,而这正是作为“高考大省”学生的优势;努力练习英语口语,虽然见效慢,但可以坚持;不会乐器就不会了,不用死磕。“上大学还是很美好的,一切都很新奇,一切都可以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