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川渝两地自携手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开行全国首个两地合作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成立全国唯一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川渝两地自携手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以来,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创新示范成果顺利落地。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自贸试验区共建台,川渝两地围绕强化目标、领域、政策、产业、机制和时序“六个协同”,形成了共推“一体化”、共下“一盘棋”的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局面。

重点领域合作齐头并进

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加快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作为“扩大高水开放”的重要任务在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需扩大金融、科技、医疗、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在重点领域的协同开放、创新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金融领域,两地联合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开展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外汇监管互认,联合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

在科技领域,两地签订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1+3”协议和2个清单,成立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开通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台,成立全国唯一省际共建重点实验室“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在医疗领域,两地共建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医疗保障等10个方面合作。

在贸易领域,两地整合川渝优势出口资源,加强外贸台协同、政策联动,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探索贸易促进合作新途径。

在数字经济领域,两地签署“1+9”项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从数字基建、共建共享共用中新数据通道等九个方面共同推进,合力打造数字产业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于日出炉,共纳入标志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无疑将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产业协同创新成效明显

2021年9月,成渝两地海关共同签署了“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合作备忘录。两地海关通过数据分中心系统互通,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数据显示,该项目落地实施后,服务川渝2000余家跨区域进出口业务企业,为企业单次业务办理节约1000元,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

“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是川渝聚焦两地企业跨区域办理电子口岸业务需求推出的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也是两地落实《规划纲要》中关于“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首创、差异化改革”的要求,放大协同创新效应的突出表现之一。

川渝共创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号。诞生仅一年,2021年开行重箱折算列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数三成,货值超过2000亿元,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围绕一流国际营商环境建设,两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起“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92项政务服务实现异地直通互办。加速物流共通,重庆以果园港为核心,开通至四川宜宾、泸州、广元等6条水水中转航线,实现了长江上游干线的航线全覆盖。探索构建以铁路提单、多式联运“一单制”为核心的陆上贸易规则体系,川渝积极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聚焦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两地印发实施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注重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重庆两江新区与成都天府新区还成立了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联盟……多个产业协同创新,为唱响“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汇聚磅礴力量。

重庆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川渝将突出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机衔接,立足自身特点特色,强化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国际先进规则接轨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培育一批国际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台,打造一批川渝特色开放型产业集群,形成更多首创、差异化制度创新成果,显著提升对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

标签: 川渝两地 川渝自贸试验区 开放示范区 数字经济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