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难平息的疫情和萧条的需求之下,航空公司们的噩梦还在继续。营收锐减、亏损延续,几乎是各国航空巨头们当下的困境。在日本,即便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两大巨头日本航空(JAL)(以下简称“日航”)和全日空航空(ANA)(以下简称“全日空”)仍然处境艰难,不得不在裁员和降薪上下功夫。无奈的不只是日本,在黎明到来之前,全球航司都在至暗时刻中打转。
继预亏约5000亿日元的全日空之后,日航也预告了三季度的惨淡业绩。当地时间10月25日,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2020年第二财季(7-9月),日航的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创下约850亿日元亏损。
这已经是日航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了。在上一财季(4-6月),日航的亏损高达1310亿日元,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为盈利199亿日元。
运营恢复状况远低于预期,或许是日航不佳业绩预告的主因。日航的实际输送数据显示,7-8月,由于国际航线迟迟无法恢复,旅客数仅为上年同期的2.5%和3.1%;而在国内航线方面,该公司7月与8月的旅客数同比为35.3%和28.3%。虽然8月为暑假的旺季,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弹,放弃返乡和旅行的人员增多,导致旅客恢复状况远低于预期。
作为日航的竞争对手,全日空也没有好到哪去。据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全日空的母公司ANA控股2020财年合并财报净利润预计为亏损约5300亿日元,该公司预测,这将是史上最大亏损。
在此之前,全日空控股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4-6月)已经创下了多个纪录,亏损1088亿日元,是2003财年开始公布季报以来的最大季度亏损,也是七年来第一财季首次出现亏损。
这还是在日本政府对旅游业进行了大力扶持的情况下。今年7月22日起,为了鼓励民众外出消费、扶持酒店等多个旅游产业,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一项名为“Go To Campaign”的大规模补贴活动,财政预算约1.7万亿日元,消费者最大能享受旅游费用总额50%的折扣优惠,具体为35%的旅行相关费用及15%的消费券。
虽然略有成效,但由于8月以来全球疫情持续反弹,即便小幅拉动了国内旅游需求,但国外游客这一重要来源仍然缺失。对于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日航以及全日空方面,不过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具体回复。
在此情况下,航司也正努力开展自救。以近日宣布多项举措的全日空为例,一方面是削减人工负担,包括拟削减3500人以缩减固定费用、最迟从2021年1月起把基本工资及各项津贴一律减少5%,把原先为三成的厚生养老金保险费员工负担比例提高至五成;另一方面,则是缩减业务规模,此前21日,全日空决定削减25-30架主要用于长距离国际航线的大型飞机,这意味着,该公司目前拥有的59架大型飞机(包括租赁)将减少一半。
除此之外,货运和旅游业务也是航空公司们发力的点。早在年中,全日空和日航相继开始利用货舱和客席、随身行李收纳空间等装载运送货物。
上月,全日空还利用世界最大的双层客机A380,推出了一趟路过富士山、名古屋、三宅岛上空,耗时90分钟再回到成田机场的周边游航班,经济舱票价为1.4万日元,头等舱票价为5万日元,约350个席位全部售空。
不只是在日本,全球各国航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求能在持续的困境中生存下去。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的美国航空已经裁员了1.9万人,还让2万名员工“提前退休”或“长期休假”;三季度亏损了12亿美元的美国西南航空则打算利用员工自愿离职计划削减开支;至于亏了110亿美元的达美航空,则有近1.8万名员工接受了自愿离职和提前退休计划,使得劳务成本下降了32%。
“对于交通运输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来使用,必然面临亏损,而且这种亏损是刚性且不可逆的。”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提到。
虽然努力开源节流,但对于日常开销巨大的航空公司们而言,这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只有等到疫情平息、需求开始恢复,才能看到一线生机,不过距离那一天,仍然有点远,根据国际航协的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在此之前,航空业预测仍将再耗费770亿美元现金。江瀚也表示,甚至于只有等疫苗真正取得前所未有的预防效果时,航空业才有可能达到之前的状态。
标签: 日本两大航司裁员降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