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生物钟紊乱”“假期娱乐模式难以转换,校园学习模式难以适应,学习拖延效率低”……进入9月,学生们就要步入规律的校园学习生活,“开学综合征”也找上了门,让他们出现紧张、焦虑、懒散、逃避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拖延完成作业等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让心“复位”,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记者整理了一份“收心”小妙招,帮助学生们度过“开学适应期”。
头痛、做噩梦?多半是“开学综合征”
(资料图)
通常,在假期过后,从比较轻松的居家环境、松弛的假期休息状态直接进入有规律、紧张的学习状态时,不少孩子会在开学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表现为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征”。
“开学综合征”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开学综合征”会使学生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从而造成上课听讲分心、学习效率降低。
临近开学,也有不少家长被孩子“传染”了“开学综合征”,开始失眠、焦虑,甚至全身不舒服。家长们的这种表现,主要是来自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孩子学业的过分担忧。
出现“开学综合征”,应对有妙招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学习困难门诊主任医师、儿童心理治疗师于得澧介绍,“开学综合征”一般有五种易发学生群,即心理素质低且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学业的优秀生。
临床经验表明,曾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有过挫折经历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开学综合征”,因此学生家长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于得澧建议,为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开学过渡期,家长们可以这样做: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假期作业;与孩子一起总结假期生活,谈谈收获和感受,再谈谈学校生活,帮助他(她)回忆学校里开心的事;注意家庭氛围,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帮助孩子收心,循序渐进回归日常状态;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模拟开学节奏进行一日三餐和早睡早起,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孩子消除盲目感,有章可循,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提前分享交流,既有利于孩子“收心”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带孩子逛图书馆和书店,查阅或购买必要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等。
对于孩子学习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不要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使其产生抵触、逆反情绪。不要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
如果遇到孩子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以向专业医师或心理专家寻找帮助,让孩子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新闻多一点
“学习困难”?家长应科学对待
在应对“开学综合征”的同时,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学习很困难,明明智力正常,但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总是不太擅长。
这有可能是出现了学习障碍。
于得澧介绍,学习障碍有很高的几率共患其他疾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到医院同时诊断其他疾病。比如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是不是有心理情绪的障碍……准确诊断后,再进行同步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去干预孩子的学习。
于得澧提醒,当孩子有以下表现时,要考虑是否存在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不住;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知如何下手;在读、写、算等方面记忆力差;写字时看一眼写一笔,做作业的时间拖得很长;写字常常多一笔、少一划,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运动技巧差,动作不协调;阅读时常常出现增字、漏字、前后颠倒、跳行等现象,或者存在速度过快、过慢、停顿次数过多等问题;擅长朗读或背诵,但对内容一知半解;对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计算过程中常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忽略小数点;说话、写作文时缺乏组织能力,内容单调、重复,逻辑混乱;语言发育迟缓,表达能力不强。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于得澧建议家长,要理解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根据孩子学习能力制定家庭学习和生活计划;加强孩子学习训练,训练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不要急于求成;及时奖赏,每当孩子取得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感觉到每一步的成功,并及时向他(她)提出下一步的要求;加强运动能力训练。
(记者卢智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