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两周年的日子。过去两年,一系列金融创新在这片改革热土上发生。
“临港新片区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在8月18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概括道。
其中,“资金自由”是临港新片区的一大标签。自揭牌以来,诸多推进资金自由流动的政策在临港新片区落地。比如,去年发布的“新片区金融50条”就明确提到,新片区要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等,将探索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管理制度。
如今,在资金自由方面,临港新片区已取得成果。如在全国率先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率先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一次性外债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等试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打通境内外两个市场,从而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临港新片区开放型产业聚集,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其中,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于去年3月末试点实行,试点初期,可转让资产包括基于国内信用证贸易结算基础上的福费廷和风险参与资产,目前也在稳步推出其他类型的贸易融资资产。对于境内银行而言,这一新模式将利于其进一步盘活资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效益;对于企业来说,这一模式则将帮助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询到最优价格。
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等试点则直击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打破原先跨境融资额度的限制,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境外资金带来极大便利,进一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上述政策将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跨境金融服务新高地。朱芝松还称,揭牌至今,新片区纳入跨境结算便利化白名单企业已有350家,开工建设“滴水湖金融湾”,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保税仓单注册登记中心。
此外,值此两周年之际,临港新片区再迎金融大礼包。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在发布会上称,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支持临港新片区在成立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据悉,《若干意见》共有40条具体措施,其中提到要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发展,推动完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研究建设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