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城市便利店的发展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中,门店数为负增长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27.8%,占比超过1/4,而上一年度这一比例仅为8.3%。
便利店指数的核心数据是各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门店总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厦门、长沙、太原、东莞、广州的便利店发展指数跻身前五位。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城市的便利店同比上一年度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整体发展速度放缓,各城市间便利店的发展差异性扩大。具有规模、管理、技术优势的连锁品牌开始整合资源,走全国化路线。
调查发现,2020年各城市便利店门店数增长整体放缓。门店数负增长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27.8%;门店数增长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62.2%;其中门店数增长超过5%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11.1%。大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厦门市的便利店数量增长率达到7.1%,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其次是济南和北京。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基本上与各城市自身的GDP保持同步。本次调查的城市范围相比去年有了一定扩展。调查发现,像广东中山、惠州、福建莆田等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已经非常接近成熟便利店市场的水平,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一二线城市。其面临的问题也与一二线城市基本相同,房租、人力成本持续高企,经营压力相对较大。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正在被具有一定实力的连锁品牌迅速占据。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便利店市场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发展情况基本为规模总量变化不大,开、关门店数量总体保持平衡。
“规范连锁便利店对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要求较高,三四线城市增长空间有限,而前一阶段有些企业在三四线城市扩展过快,导致后劲不足。”北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便利店在业态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前景,但发展不宜太快,而且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目前,国内多数便利店在运营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便利店应该通过更多的商业智能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赖阳表示,与此同时,便利店要加强创新,实现时尚化。目前很多便利店提供的往往是基础保障性商品,这种局面需要改变,未来便利店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发掘更多时尚性商品,带给消费者时尚有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