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到了退休的年龄 如何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43年。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迄今已六七十岁,到了退休的年龄。如何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变成了一个困扰企业家的重大问题。

如何系统地思考企业家的传承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企业家都要传承些什么东西。在我看来,主要有四点:财富,企业,精神、智慧和经验,DNA。

企业家的传承问题比普通百姓要复杂许多:第一,企业家的财富规模往往巨大,远远超出了普通人一辈子的消费需求。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们在继承了上一代的财富之后,可以在不做任何工作的情况下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第二,企业家之所以成功,除了机遇和运气之外,往往是由于一些过于常人的精神和智慧,以及长期在企业经营中积累的经验。这些精神和文化财富对下一代是有巨大价值的。第三,除了财富、精神和DNA,企业家还必须考虑把企业交给谁,让谁来接班。企业对于企业家来讲,就像另一个孩子,凝聚的是企业家毕生的智慧和汗水,注入的是企业家的精神DNA。

为什么很多企业家的传承做不好?主要是没有把这四个传承问题想透,而是用理想化的方式来安排传承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子承父业,让自己的DNA(孩子)把自己的家族企业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保留自己创立的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

首先,这种理想化的方式所犯的最大错误是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格去看待,而是把他当成所属物,简单地定义为“我的孩子”,重点在“我的”。但成年的孩子显然有独立的人格、思维和喜好,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存在。他们有追求自己幸福、快乐的权利。父母如果不把孩子的福祉看成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逼着他们来管理自己的企业显然不见得是上策。

其次,就财富而言,企业家能传承的有像现金、房产、古董收藏这样的有价资产,也有企业的股权和控制权。企业的价值和有价资产不同,和谁来管理息息相关。让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来管理,企业的价值就会增加;让不感兴趣或没有能力的人来管理,企业的价值就会缩水,甚至最后归零。所以,从财富最大化的角度上来看问题,企业家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孩子实际问题很大。不是说企业家的后代一定没有能力,但真正在众多候选人中出类拔萃的概率是很低的。这是个概率问题,是自然规律。

再次,如果把企业看成企业家的另一个孩子,企业家对企业的感情实际上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把这个“孩子”的福祉独立出来看,它的发扬光大需要有天下最好的管理和最好的台。如果自己的生物子女没有这个能力或意愿,实际是牺牲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而且,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是属于社会的。除了自己的家族,高管、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社会都和公司有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在企业传承的问题上,企业家要想到自己、自己的孩子,也要考虑到所有的这些利益相关方才算周全。

那么,企业家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好的传承?换言之,传承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认为核心的思考是把传承中的四点分开来,分清主次考虑才行:

第一,孩子是自己的生物子女,企业是自己的精神子女,他们的福祉和利益要分开。传承的最大目的是让企业家的生物DNA和精神DNA都得到发扬光大。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他们搅到一起,混为一谈。

第二,为了能让自己的生物子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企业家首先得尊重他们对生活、对职业的自由选择,如果管理家族企业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就不要让他们接手。

第三,企业家不见得非要把自己所有的资产都交给孩子们。人的快乐来自安全和自由,在财富很少的时候,幸福和财富有很大的关系,但到了一定程度,如果财富不能带来更多的安全和自由,实际可能会是负资产。

第四,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子女发扬光大,企业一定要找最合适的管理者来管理,而不是简单地把企业交给生物子女。如果自己的生物子女恰好是最优秀的人选,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是,就不要勉强。自己的生物子女可以持有股权,但不见得一定得有控制权、管理权。如果自己的生物子女不是管理企业的最好人选,就应该把控制权转让出去,把企业中的股份看成是有价资产,和现金没有两样。

第五,企业家在思考传承问题时,实际上是在思考人生最大的问题:生和死。企业家死后,留在世上的只有精神和DNA,其他的都是浮云。所以,企业家传承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精神、智慧和经验传给下一代。传承工作要从孩子一懂事就开始,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是个细活慢活。孩子如果继承了企业家的精神DNA,他就有了创造价值的能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孩子一定能再创辉煌。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教授)

标签: 第一代 民营企业家 退休的年龄 接力棒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