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晚21时30分,2021年端午档总票房超4.6亿元,对比来看,除去受疫情影响无数据统计的2020年,这一成绩已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档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超越》8776.5万元;《比得兔2:逃跑计划》7041.1万元;《热带往事》5176.5万元。
从2015年到2019年,电影端午档票房依次为6.05亿元、8.46亿元、7.6亿元、9.12亿元、7.85亿元,总体处于渐进式上升趋势。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影院停摆。然而,今年端午档总票房仅4.6亿元,远不如2019年的7.85亿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乏“头部大片”和“口碑爆款”带动大盘。据统计,2019年端午档票房过亿元的影片有4部,票房合计占比超85%,其中《X战警:黑凤凰》的档期内票房超2亿元;2018年,《侏罗纪世界2》凭借超7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端午档首位,仅一部影片就贡献了档期内近80%的票房;2017年,则有《加勒比海盗5》《摔跤吧!爸爸》等影片带动端午档大盘,票房合计占比约82%,前者档期内票房逼近5亿元。
细化来看,端午档票房低迷有多重的原因。受疫情影响,广东影院停摆也对全国影视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广东是全国第一大票仓,五一档时,广东以2.35亿元总票房占据全国省份总票房第一位,占全国总票房的14.1%。
此外,今年端午档影片题材均相对小众,未见爆款,也对市场造成冲击。目前,暂时票房领先的是体育影片《超越》,但是,《你好世界》《阳光姐妹淘》《当男人恋爱时》和《热带往事》的票房都在5000万元左右,排片率不分伯仲,没一部能像之前《悬崖之上》等片那样脱颖而出,也因此,整体市场被均分。
今年端午档陷入低迷,影片的口碑也是原因之一。对比各部影片,口碑的差距没有完全拉开,失去了对观众的引领作用。豆瓣评分最高的是《彼得兔2:逃跑计划》为7.3分,最低的《阳光姐妹淘》为5.0分,对比之前,没有像《我的姐姐》《你好,李焕英》等影片能引发社会话题效应,吸引更多观众的爆款。
新片扎堆没有爆款排片难
在过去,端午档只是一个小档期,一般只有4-6部电影同时上映,而今年15部电影同时上映,给电影排片经理造成了不少的困扰。有影院经理透露,今年端午档“单体影院能拿到1000元排片费就已经算多了。”排片费给不起,影片竞争却依然激烈。谁能想到,端午档这种只有三天假的小档期,也能密密麻麻挤下15部新片?
这种影片扎堆档期的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年。在上影节开幕论坛上,万达文化集团总裁曾茂军就直言,如今电影都扎堆重要档期,票房也向头部电影集中。档期效应越来越突出,大档期的营销成本也越来越高。
“端午节三天,15部电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排片。”上海某影院经理抱怨。尤其是今年端午节又恰相逢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很多电影院需要作为展映电影院,还要分出好几个厅专门用于电影节放映,这让本来就非常紧俏的放映厅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北京的一位影院经理也有同样的困扰。虽然北京的电影院没有电影节的压力,但是电影节展映片的票房相对好预测,反倒是端午档这15部影片让人看不清楚,“因为现在这些电影都差不多,没有真正的头部电影,不知道怎么排片才能票房最大化。”
“缺片、缺钱”影视企业艰难
日常周末无片可看,各个档期电影扎堆,缺片是最直观的原因,但要是说得更准确一点,其实是缺少头部电影。过去一年,因为疫情的暴发,导致大量在制作周期内的电影停工停拍。在过去的正常情况下,国产片长期以来都是供过于求的。“一年大概生产1000部电影,500部能够进入院线。”一位长期从事电影研究的人士介绍说。但是疫情造成供给不足,必然使得今年院线整体处于一种缺片的状态。
而各个档期电影扎堆,是因为疫情期间大量影片被积压。疫情停工的174天,就是这些影视公司库存堆积的174天。苦苦支撑到现在的影视公司们,手上现金流大多吃紧,这些存货也急于上映。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表示“现在行业里多数公司都相互欠钱,投资贷款维持项目开工,三角债现象很严重。”随后博纳董事长于冬也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刻,需要被高度关注。”他建议电影专资缓征三年,票务平台服务费不超过电影票房收入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