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推动全区农机化工作提档升级 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展现出新景象

开沟、施肥、培土、剪技、除草……走进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六沙园艺场,只见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正大展身手。

长期以来,广西的芒果、罗汉果、柑橘等农作物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丘陵山区特色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广西农机部门因地制宜引进推广轨道运输机、植保无人机、果园除草机等一批适用机械,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展现出新景象。

乡村致富的小火车

在广西丘陵山区,轨道运输机被农户亲切地称为“乡村的小火车”。

“轰隆”“轰隆”……在百色市田林县万亩高山晚熟芒果基地,放眼望去,400条、8万米里程的山地运输轨道在果园里铺开,蔬果、肥料、农药、劳具等各类农资借助轨道的运输直达林下地头。伴随着山地轨道运输机车发出的“轰隆”声响,满满当当的果箱被运至地头,等待包装。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广西丘陵至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今年以来,田林县依托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投入4250万元建设南方山区优势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3万亩,计划安装山地运输机轨道600条,共计12万米。

在高山晚熟芒果基地里,果农潘华健正在采摘、搬运芒果,“今年政府给我们农机补贴安装这个轨道和机器,我们采摘芒果方便多了。把芒果摘了放进机器,一个人开就行,我再也不用肩挑手扛了”。

“单趟机子载重是人工的5倍,机子跑一趟人工需要5个人跑一趟。”湖北华联机械制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周重阳介绍,山地轨道运输机每次可运送200-500公斤的货物,30-40度的山坡上下自如,节约了人工。

今年1至6月,广西农机购置补贴轨道运输机5879台,使用中央资金补贴17228.43万元,农户根据不同的轨道安装长度,分档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1.8万元至9万元不等。

农机进得田入得园

百色右江区以创建现代特色示范区为载体,重点实施“优果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右江区把轨道运输机和水果加工机械列为示范推广的主推机具,帮助果农减少运输成本,破解以往运输肥料、水果靠人工肩挑手扛的难题。同时,大力进推广大中小型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微耕、微罐设备等其他农机具,促进水果种植护理机械化。

“一台多功能小型微耕机原价3100元,政府补贴700元,价格补贴后很便宜。”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莫玉鸾介绍,一些小型轻便、高效的农机设备经政府补贴后,受到不少农户的青睐。

右江区还通过简政放权,把购置补贴办理工作下放到乡镇,降低购机农户办理补贴申请的成本,做到“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右江区已补贴各类机具1026台,补贴资金达1001.16万元。右江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4.5%,各类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农机设备纷纷走进田间地头,进入果园,逐渐成为农户致富的好帮手。

脱贫奔富,农机来帮

广西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介绍,广西有77个县市区是丘陵山区县,这些丘陵山区县的农业产量占全区的80%以上。广西的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也在这77个丘陵山区县中。“经过探索,我们发现农机化对推进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刘俊说。

在桂林市平乐县,当地补贴推广各类烘干机,全县涌现出一批使用果蔬烘干机开展农产品加工的专业村、合作社和加工大户,新增柿饼、红薯干加工户约1400多户,从业人员年均增收1.2万元左右。

河池市宜州区的贫困地区,建起300亩桑蚕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通过推广使用电动采茧机,把人工采茧破天荒变成机械作业,一台机子代替了8个劳动力,每公斤蚕茧节省近5元成本。

各类先进适用的农机化装备与技术上山进园,打通了农机化的“最后一公里”,百色芒果、梧州六堡茶、桂林罗汉果、宜州桑蚕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广大农户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广西农机中心主任韦周介绍,下一步广西要把宜机化改造放在突出的位置,继续推动全区农机化工作提档升级。

标签: 农业机械化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