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盘子越来越大,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公众企业后,完善组织架构并降低创始人个人对公司的影响似乎成为了必然之举。7月1日,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黄峥通过致全员信的方式宣布卸任拼多多CEO,同时公司进行组织升级,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限于拼多多,阿里、京东等站在互联网聚光灯下的巨头们,均一边大踏步前进一边随时调整组织架构,其目的无非是确保企业实现长线发展,并保持活力与创新。似乎,时刻调整也成了保证大型企业不会偏离航线、向着既有目标前进的前提。
调整组织架构
拼多多这位少年愈发成熟。黄峥公布的全员信显示,拼多多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合伙人制度。为此,黄峥将拿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的7.74%股份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其中一部分可以在不影响拼多多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长期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探索,为公司提供额外的长期动力。另一部分可以作为未来管理层的补充激励。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拼多多在2018年7月上市的时候,设立了合伙人制度的架构,但具体怎样选拔合伙人、合伙人担负的责任等具体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与此同时,黄峥通过致全员信公布了新一轮的高层人事任命,经董事会批准,拼多多原CTO陈磊将出任首席执行官,黄峥则继续担任董事长。拼多多还任命高级副总裁朱健翀为公司首席法务官(General Counsel),任命马靖为公司财务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陈磊2007年起就职于欧酷网担任研发架构工程师。2010年起,担任新游地公司高级研发架构工程师、首席技术官(CTO)。2016年起,担任拼多多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朱健翀加入拼多多之前,先后在美国世达律师事务所担任公司业务律师和资深顾问,以及在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
值得注意的是,黄峥表示,将按照IPO时的承诺,连同创始团队捐赠约2.37%的公司股份,正式成立“繁星慈善基金”,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和科学研究。据了解,该慈善基金为不可撤销的慈善基金,由独立受托人管理,保证慈善基金的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公益用途。
弱化个人色彩
此次调整后,黄峥将花更多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从制度层面推进拼多多再上台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机构。
黄峥表示,这几年里,拼多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团队的快速扩张、业务的高速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都在催促我们进一步迭代升级我们的管理团队和公司治理结构。”
“正如我在IPO前的股东信中所述,拼多多的业务有很强的社会性,我们终将走向公众。因此,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黄峥说,将践行承诺,努力完善它的组织架构、“本分”文化,让拼多多因循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从黄峥的表述中不难看出,伴随着业务与团队的快速发展,拼多多已经需要弱化黄峥作为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相应的高层人事组建在进一步完善。而黄峥也需要适当“抽身”,从单纯的管理者身份转向站在战略层面为企业把舵的掌舵人。
同样的操作不限于拼多多,阿里与京东也在弱化创始人的个人色彩。虽然出于不同的原因,马云、刘强东的名字从阿里以及京东旗下的子公司逐渐淡出,新一代的领导者已然人才辈出。相应的,阿里完善VIE架构,其核心意思就是降低“关键人(及继任者)风险”,分散自然人的个人控制权,代之以合伙人制度控制。
摆脱粗放式管理
交出CEO权杖,并不意味着黄峥隐退,也不代表将退居二线。
电商分析师鲁振旺分析认为,黄峥担任CEO,意味着将管理很多细致、琐碎的工作,但其卸任并不表示他将退居二线。仅从年龄上看,黄峥才40岁,很年轻,精力充沛,正处于发展事业的年龄。而最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拼多多当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业务庞杂,市值也在今年超过千亿,之后将面临组建新部门、新业务的问题,需要走向集团化的管理。
鲁振旺解释称,经历迅速发展的拼多多,其战略方向、整合事宜等相比运营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黄峥将具体管理的工作交给别人进行分担,便能腾出时间思考和决策拼多多在战略层面的问题,事实上工作内容也是不轻松的。
实际上,作为一家成熟的公司,一两个人的离场乃至是创始人的淡化,均需要做到不能对企业造成实质性影响,而出于对股东和金融稳定的负责,企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毋庸置疑的是,阶段性的调整可以使管理层对企业未来战略的布局更加多元和客观。
与此同时,黄峥的调整意味着对治理公司思路更加清晰,从野蛮生长步入到快速扩张阶段,拼多多需要一个更为理性的“共享大脑”。因此,通过引入多元化、专业人才提升平台的运营效率和治理水平,可促使拼多多摆脱粗放式管理。
标签: 黄峥卸任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