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炎炎夏日,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常让人们心生“畏惧”,需要出门时,大多是防晒霜、遮阳帽齐上阵,感叹“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
过去,古人们也一样面临着类似问题。那个时候的防晒神器和避暑纳凉的方法,都有哪些?
资料图:江阳分水油纸伞。 曾森 摄
帽子、遮阳伞……古代那些防晒神器
对古人而言,比较常用的防晒装备之一是帽子。《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妇人施冪离以蔽身,到唐永徽始用帷帽,用薄纱掩至颈,谓之浅露。”
帷帽原本是胡装,开始名字叫冪离。据考证,这种帽子四周有一宽檐,下有垂丝或薄绢可以遮挡面部。早先垂丝的长度比较长,到隋唐时期改短了,就叫“浅露”。
另外,《续通典》中也提到有“遮阳帽”一项。《坚瓠集》中则有如下解释:明代士子入胄监时可以戴遮阳大帽,即古代的笠,唐代也称席帽。
如今,人们习惯在夏天撑起遮阳伞,古代也是如此。老百姓们使用油纸伞,轻便易携带,路上还能免去暴晒之苦。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古装剧里,常能看到有人身上背着一个小箱子,头顶还有一块“布”,那就是“书笈”,作用类似于书箱,放些衣服和书,顺便还能遮阳挡雨。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女子化妆时要敷粉,这也可以看做是古代版“隔离霜”,比如《红楼梦》里提到,贾宝玉给平儿用的紫茉莉花种制成的香粉,就是如此。
夏天吃什么?
防晒之余,古人们在夏天很注意饮食调养。
过去有冷饮供人们在夏天消暑。北宋英宗时期,民间用果子汁调和各种奶汁加冰块制成冷饮,冰可以直接直接充当饮料。《清明上河图》中,还出现了类似冷饮店的招牌。
古代的花式冷饮。制图:张舰元
夏天的饮食也并不单调。白居易在诗中提到“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无疑是一道大餐,还有烤好的鲜美鹅肉。
现在人们爱吃凉面,过去也有类似的夏日食品。清人所著的《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面是也”,吃起来清凉爽口。
相传,大文豪苏东坡还贡献过一道夏季美食“东坡凉粉”。当时,他是凤翔府签书判官,有一年夏天很热,苏东坡叫人拿滨豆(也叫小扁豆)磨成粉,熬成糊状厚盛入石头器皿,待彻底冷却切成条状,配上盐醋辣椒等调料,别有风味。
热闹的“避暑会”
“凿池秋待月,种竹夏遮阳。”这也是古人纳凉办法中的一种:在院子里栽种竹子、芭蕉等植物,环境清幽兼具遮阳效果。
明代文人李渔写过《闲情偶寄》,提到自己夏日种荷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伴随着荷花、荷叶的清香,烦闷的心境自然开阔不少。
资料图:图为福州金山公园内荷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张斌 摄
实在没有条件的话,搭凉棚也可以,有钱有雅兴的人家还会举办热闹的“避暑会”。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这种避暑会流行了很长时间,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佐证。据说,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通夕而罢”,相当热闹。
纳凉避暑,古人的那些智慧
实际上,在中国,古人们使用的夏季衣料多为一些天然纤维。像丝、棉、麻等,透气舒适,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许多平民穿葛布衣物来度夏。有钱人家奢侈一些,喜欢穿纱衣、丝绸。
出行的话,除了前文讲到的油纸伞、凉帽之外,还有头巾、斗笠等防晒神器。日常纳凉,还可以摇摇扇子,素有“凉友”雅称的扇子还是一种艺术品,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就很流行。
总而言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在古代有限的条件下,为安然度夏想尽了办法。种种用于避暑纳凉的方式、物品,乃至饮食,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完)
标签: 古代人的消暑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