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供应链危机持续、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展现强劲韧性和活力。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7.2%,达8285.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与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多个欧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同样达到历史高位,同比增长均超20%。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认为,中欧经贸协定促进了中欧务实合作,使得双边释放合作潜力,贸易再创新的高度。
中国稳定的供给能力奠定了基础。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强劲增长,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除欧盟之外,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等重要贸易伙伴的货物贸易额也均创新高。这背后,中国稳定健全的供给能力是重要基础。2021年,全球供应链瓶颈严重,而中国受益于有效的防疫政策,工业部门增长态势强劲,成为全球商品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与此同时,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发挥铁路联运优势,在全球港口严重拥堵、航运受阻的背景下,保障中欧物流运输渠道畅通,降低疫情对中欧产业链合作的影响。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同比增长22%,货物运送量同比增长29%至146万标箱。
欧盟经济复苏带动进口需求。一方面,欧洲经济步入复苏阶段。2021年欧元区GDP同比增速达5.2%,其中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复苏保持领先,全年增速分别高达7%和6.5%;尽管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短缺影响德国制造业发展,德国经济依然呈复苏态势,2021年同比增长2.8%。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欧洲产业链恢复缓慢,欧盟成员国对于能源、医药以及高技术品零部件的进口明显提升。2021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气产品占商品贸易总额的22.5%,贸易额同比增长31%;从中国进口的化学医药产品占比为3.4%,贸易额同比增长62%。德国、荷兰与中国双边贸易规模明显扩大,贸易额较2020年分别增加430亿和246.5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同比增长14%和9.6%。
经贸协定促进中欧务实合作。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简称《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对中欧275个地理标志制定保护规则和互认清单,通过加强产权保护、打击劣质仿冒,保护中欧消费者权益,提升双边经贸合作质量。中国涉及的产品清单包括蔬果、茶叶、火腿牛肉等食品以及裘皮、刺绣等工艺品,欧洲产品清单以酒、奶制品为主。在此带动下,2021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植物产品和刺绣制品同比增长10.8%和29.5%,向中国出口酒品饮料同比增长47.2%。
展望未来,中欧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将推动中欧经贸再上台阶。中国与欧盟在公共卫生、全球治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有相同目标,在抗击疫情、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进一步释放经贸合作潜力,中欧应借助经贸合作的良好势头,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议》早日签署,就绿色经济、数字化转型等重要合作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推动中欧合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