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共同主办的“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上,2021服贸会重点发布成果之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理论、政策与实践》研究成果重磅推出。
该研究成果指出,国际消费中心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核心功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不同于普通消费城市的突出特征,既是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功能,又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高效的消费配置和带动功能,更是全球消费发展的风向标,具有显著的消费创新和引领功能。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是消费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其发展有赖于开放包容的环境和完善的制度政策,也具有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分化等特点。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中国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增长新动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该研究成果认为,在市场需求、商业技术、产业组织和消费政策等方面,中国已具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型中心城市已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开展了探索实践。
同时,研究成果也指出,中国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还存在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认识存在误区,消费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消费实现,一些重要服务行业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
对此,中国应立足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适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增强不同消费领域的融合互动,优化消费集聚和创新发展的环境、在具备条件和基础的中心城市开展创新试点,探索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和经验、加快国际消费功能载体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
在政策方面,中国可以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及规划、加快促进流通与服务创新,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消费基础设施配置、构建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改革创新示范的试点、加快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和创新评价机制。 (晏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