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非必要不返乡成新流行 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

春节临近,个别地区病例的出现,让这个冬天多了一份不安。为了防控疫情,“非必要不返乡”成了“新流行”。

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

多地纷纷响应,密集发布通知提倡“非必要不返乡”,建议留工作地过年。比如,北京提出提倡市民群众在京过大年,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上海提醒春节期间非必要不出行,鼓励错峰返乡返岗;深圳发布通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离深必须申请,其他公司尽量错峰放假,鼓励留深过年。

从防疫大局来说,这样的举措非常必要。冬天低气温为病毒生存提供了土壤,而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则会增加传播的风险,尤其在多地“战时状态”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倡议对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传播风险显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对“留下来过年”需要情绪上的适应和准备。拿我个人来说,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春节不是在老家过的。即便很多时候是在除夕当天才回到家,也愿意与家人一起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天”,开启新的一年。

虽然我所在的城市目前还没发布类似通知,但自从看到疫情严峻的消息我就一直惴惴不安——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一个人在外地孤零零的身影,光想想就觉得十分难过。为此,我跟好几个同事说,“万一回不去求收留,求年夜饭。”相信有这样感受的并非我一人。

让人们留在本地过年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抚慰“无法团圆”带来的缺憾。这就要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把“后续服务”做好、做足,从而安放奋斗在外的年轻人的乡愁。

有的地方鼓励企业对留守员工发放压岁红包等奖励,有的地方鼓励各级工会为外地职工送年货、提供年夜饭,还有的地方鼓励企业组织留下来的员工在工作地周边一日游、古城游、乡村游等。这些方式既照顾了“物质”,也兼顾了“精神”,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是值得借鉴的举措。

而对于“错峰休假”也要提前谋划。人员如何调配、工作如何衔接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工作,让“错峰”的假期同样圆满。

此外,像进城务工人员、学生群体尤其要拿出更加人性化的措施。比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专车、专列点对点送他们回家,对留下来的可以考虑集中安置并优化食宿问题。这不仅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只有完善好配套措施与服务,“非必要不返乡”才会成为更多人在疫情防控之下的主动选择。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好疫情防控,过个安心年。

标签: 非必要不返乡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