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乘客下飞机转乘地铁过于劳累晕倒,前来施救的地铁小哥哥,一把将140斤重的男乘客抱出车厢,最终乘客转危为安。
11月23日上午11时许,武汉地铁2号线巨龙大道地铁站接到通知,即将进站的列车上有一名男乘客晕倒。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夏冲当即赶往指定车厢。
“我进到车里一看,一名男乘客躺在地上,满头大汗,四肢无力,神志不清,伴有抽搐,向他问话,没有意识”。25日,夏冲对记者回忆说。眼看列车就要关门,夏冲深吸一口气将男乘客抱出列车,旁边的乘客帮忙将男乘客的随身行李拿出列车。
“我个头较高,体型壮。”当记者问及夏冲怎么一下子抱起近140斤的男乘客时,夏冲笑着说,“当时救人心切,抱起来时没觉得重,把乘客放到轮椅时感觉还是挺累的。”
随后,其他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赶到,协助夏冲将乘客送到车站管理区。
晕倒男乘客慢慢恢复意识后,说自己从兰州坐飞机到武汉,下飞机后直接坐地铁准备前往武昌火车站,转乘火车回赤壁老家,由于连续赶路加上没有吃早餐,身体吃不消晕倒了。
见此情形,工作人员买来面条和饮品,查询乘客火车发车时间为下午3时,安慰他时间来得及,等身体恢复好以后再离开。
半小时后,该名乘客身体好转离站,特意拿出现金作为报酬,被婉言谢绝。
延伸阅读:残障人士地铁被拒怎么回事?官方回应来了!
残障人士不能进地铁?这两天,有网友报料:九名轮椅人士想要乘坐上海地铁却因轮椅上的电动车头被拒绝进站,此事引起各方热议。
残障人士不能进地铁?上海地铁:已与当事人沟通并取得理解
据网友消息,“11月13日上午,一行9人的轮椅人群,从上海国际邮轮码头下船后,坐着轮椅开着电动车头,前往3号线宝杨路地铁站”。这9人全是高位截瘫的残障人士,到达地铁站后,一行人切断车头电源并卸载后想要进站。
此时地铁站务员称因上海地铁有相关规定,不能让携带电动轮椅车头的9人进站乘坐列车。因此曝料网友质问上海地铁制度“是否合理且符合人性”?
针对此事,新民晚报记者联系了上海地铁,对方回应:11月13日上午由于部分轮椅乘客不理解,不同意拆除动力装置,在解释沟通上使用了较长时间。经过多轮解释说明和沟通,最终残疾乘客先后同意全部拆除了车头并切断电源,在车站工作人员、驻站民警等的共同配合下,分批护送进站乘车。此外,宝杨路站同步通知上海火车站、中山公园、上海南站等车站,安排工作人员做好了接力护送工作。
那么电动轮椅车头到底能不能进站?上海地铁表示:按照《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上海轨道交通代步工具使用及管理规定》和地铁大客流安全通行的实际,自带动力系统的残疾人车必须在卸载动力后才能进站,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走行乘客的安全,防止因人、车速度差导致的人车冲撞等安全事故。
目前,针对网友的曝料与网上的关注,今天上午上海地铁也和当事人进行了沟通与解释,并取得了理解。同时,有关部门也正在制定明确残障人士地铁出行的新规范,上海地铁将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细化实施。
上海地铁呼吁社会各界,如果有特殊需要的乘客出行,特别是大量此类乘客集中出行的,由于需要提前调动安排配套资源,请提前拨打服务热线64370000,这样方便上海地铁做好“爱心接力”服务,与全社会一起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
其实,出于安全考虑,和上海地铁类似的相关规定在全国来看并不少。例如,广州地铁从2018年2月起就新增规定,电动代步工具全天禁止入站。而在北京,类似电动轮椅这样的残障人士代步工具就可以进站。北京地铁还与社会团体合作,在2016年编制完成了《地铁无障碍出行手册》,进一步指导、方便特需人群出行。
全社会都十分关心关注残障人士的出行,在一个致力于消除各种各样障碍的社会,我们能在上海地铁看到盲道、升降梯等无障碍设施,还有“爱心接力”的特色服务。这些都能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走出家门,适应社会生活。但相关法规的制定、执行,的确也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此次事件后,如何吸取经验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既考验运营方的管理能力,也是推动上海地铁人性化规范化服务的一个契机。
网友评论:
有网友认为“安全第一”,有网友说“希望运营方多一些灵活与温度”
有网友认为地铁内的安全很重要,应当遵守制度。
也有网友觉得站务员虽是照章办事,但关键是能否令残障人士不便的规定有所改进。
不少网友也指出,其实“法规不外乎人情”,这不是残障人士的问题,而是对代步工具管理的问题,应该出台一个标准,方便残障人士出行。
标签: 地铁小哥抱男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