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疫情冲击经济运行 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为此,除了加快下达转移支付,中央财政采取了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强化地方库款运行监测督导、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等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总体稳定,“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双重影响,全国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进一步减收增支,收支矛盾更为突出。中央以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总体稳定,“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得到有效保障。

疫情冲击加剧矛盾

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财政收入同样受到影响。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173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11亿元,同比下降7%。

从已公布的各省份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看,大部分收入下滑较为严重,收支矛盾突出。比如,北京收入1430.5亿元、下降11%,支出2226.7亿元、下降0.9%;山西收入617.4亿元、下降17.8%,支出1283亿元、增长10.6%;辽宁收入620.9亿元、下降16.9%,支出1214.7亿元、下降6.5%。

一些省份发布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确提出收支矛盾问题。比如,辽宁省表示疫情影响在3月份明显显现,财政支出保障压力加大。安徽省表示,短期内疫情对财政经济运行的影响仍将持续,预计上半年财政收入将低位运行。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在介绍一季度全国财政运行特点时表示,全国财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包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税基减少;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增值税翘尾减收效果持续释放;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缴纳入库的税收收入同比减少。

转移支付有力保障

从收支对比看,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少于支出,不少省份差距较大,这是否是一些人担心的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这种提法是一种误解。”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认为。

梳理各省份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财政支出远超财政收入。比如,宁夏收入101.2亿元、支出423.9亿元,甘肃收入183.5亿元、支出964.6亿元,黑龙江收入287.3亿元、支出1451亿元。一些省份收支差距较小,比如上海收入2006.1亿元、支出2028.1亿元,浙江收入2162.97亿元、支出2458.41亿元。也有个别地方收大于支,比如厦门收入388.7亿元、支出273.1亿元,宁波收入455.4亿元、支出438.2亿元。

我国实行以转移支付为主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机制,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地方统计数据中的财政收入特指‘本级收入’,但财政支出则包括了中央转移支付的有关支出。”白景明解释,在地方支出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央转移支付。

从2019年的预算报告可以看出,地方财政收支为何有“缺口”。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2700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75399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1950亿元,收入总量为19004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349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这部分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来弥补。这意味着,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有近四成来自中央转移支付。

“可以看出,地方财政支出并非全部来自地方本级收入,而是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中央转移支付。尤其是中西部省份,中央转移支付在其支出中占比很高,很多都在50%以上。”白景明说。

对于今年的转移支付情况,近日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介绍,中央及时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达转移支付6.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以来预拨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

此前,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总体稳定,疫情防控经费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基层政府的“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也没有出现风险问题。

开源节流缓解压力

“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

面对疫情冲击,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为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除了加快下达转移支付,中央财政还采取了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强化地方库款运行监测督导、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等措施。

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从3月1日到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省份当年留用比例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据测算,前4个月地方将新增留用资金约1100亿元。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第三批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万亿元。加上前两批提前下达的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18480亿元,新增债券提前下达额度已达28480亿元,有力地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中央财政统筹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压减本级支出腾出的财力等渠道,切实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层运转。积极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达民生领域。”刘昆表示。

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各地财政收支矛盾加大,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必然之选,压减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行政性支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彩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特别是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科学安排今年收支预算。

目前,各地在应对收支矛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各地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贯彻“以收定支”原则等,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厦门、贵州等地把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作为今年过紧日子的一个实招。

白景明认为,只有加强预算管理特别是优化支出结构,才能缓解收支矛盾,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降低一般性支出的标准水平;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特别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坚决通过绩效评价大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随着中央部署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地,财政收入降幅会逐步收窄,地方财政收入情况逐步向好,收支矛盾也会得到有效缓解。”白景明说。

标签: 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