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云南省重点产业园区各方面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年来,云南省重点产业园区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集群集约、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等各方面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带动了云南全省产业园区整体提升,打造出了云南省重要经济增长极。

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红在解读时介绍,云南全省第一批18个重点产业园区中,有经开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4种类型10个园区,统称为开放型园区。这些年,这些园区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取得新成效。2021年,云南全省5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45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45亿元、外贸进出口6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9.7%、17%,均高于全省同类指标增速。有4家经开区在全国考核中排名提升,其中,一家经开区前进了16位。

二是边(跨)合区推动沿边开放作用逐步增强。2021年,全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亿元,外贸进出口(含口岸)547.8亿元,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河口边合区经济总量在全国17家边合区中跃居第2位、西部地区第1位。

三是综合保税区发展呈现明显优势。2021年,云南省综合保税区实现外贸进出口223.3亿元,增长25.9%。其中,昆明综合保税区进出口77.3亿元,增长591.1%。2020年全国综合考评,红河、昆明综合保税区均由C类提升为B类。红河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发展保税加工业务的重点园区。昆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全业务种类落地,跨境电商增速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前列。

据了解,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强调要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强化园区产业集聚,提升园区开放水和产业能级。云南省商务厅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开放型园区优势潜力、短板差距,研究制定了提升园区开放水和产业能级的任务项目清单。云南省商务系统按照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采取6项举措,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地落实落地见效。

确定主导产业。已经对云南全省开放型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下一步将深入一线指导各园区确定1~2个主导产业,强化开放型经济导向,制定产业链指导目录,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明确招商重点方向和重点企业,支持各园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细化支持政策。制定《促进开放型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引导进出口企业、重要外资项目更多在开放台布局。出台《云南省边民互市及进口产品落地加工实施方案》及8个配套管理办法,大力引进加工贸易市场主体,发展边(跨)合区加工贸易。强化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宣传运用,大力发展新贸易新业态,提升综合保税区发展质量。

紧盯重点项目。重点推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围网区全面建成投入运营,争取跨合区发展有新突破。同时,梳理出65个重点产业项目列入项目库,联合各园区重点推进。

强化招商引资。按照“一区一策”的思路,已经全面完成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梳理。下一步将根据各园区主导产业、产业链指导目录,运用好“央企入滇”“沪滇合作”“东西部协作”等机制,以及进博会、南博会等台,组织与东西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对接、精准招商,为园区引进优质外资、央企、国企、大型民营企业等优质企业资源。

推进联动发展。紧紧围绕“沿边”“跨境”特色,推进园区之间联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优势,坚持典型引路,以国家级经开区、中老磨憨磨丁跨合区、综合保税区等为重点,率先实现“产业规划布局协同、产业链招商引资协同、产业链要素配置协同、承接产业转移协同、发展成果分享协同”五个协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建立考评机制。加强常态化考核管理,督促引导各开放台坚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定位。先以国家级经开区为试点,出台《云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标签: 云南省 产业园 示范引领 经济增长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