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微观经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2021年,中国外贸经营主体活力继续增强,有力支撑了外贸稳增长,构成2021年外贸“高光”来源之一。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6.7万家,增加3.6万家。与2001年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5.3倍。其中,民营企业保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进出口19万亿元,增长26.7%,占外贸总值的48.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进出口14.03万亿元,增长12.7%,有进出口实绩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8.2万家,企业均进出口规模达到1.7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提速,进出口5.94万亿元,增长27.7%。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微观经济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与“六稳”“六保”双关,对稳岗就业作用更是显著。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让新模式新动能发挥更大作用

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至4%左右。多家分析机构预计2022年全球外贸市场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此外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也将让中国外贸和其中的参与个体直面增长的挑战和压力。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预计,2022年中国的外贸仍然有望克服困难,保持稳定增长。从机遇层面分析来看,主要的利好因素有中国现在仍得益于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仍是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核心国家之一,RCEP生效带来全球最大的一体化市场,也将产生巨大贸易创造效应,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之间贸易规模仍会进一步增加。

“2021年,商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稳外贸的相关政策,在保市场主体、保全球供应链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提升,也包括鼓励企业自觉运用自由贸易协定规则降低营商成本,同时和金融、社保以及出口信用保险部门相互协作努力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张建表示,与此同时,商务部门积极鼓励外贸企业运用电商台,在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得跨境电商在中国外贸增长中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市场份额越来越高。

“2022年主要是要做好跨周期调节,落实好国务院相关稳外贸政策,挖掘中国进出口潜力。特别是在落实RCEP规则、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以及建设海外仓、培育外贸创新发展试点、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扶持好、支持好外贸发展。”张建说。

“放管服”改革见真见实

去年年底,山东省口岸办、青岛海关联合发布“2021年度青岛关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囊括创新推出“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模式、畅通中韩“海上高速公路”助力甩挂运输领跑全国、关地共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抢抓RCEP机遇等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一批制度创新强、企业获得感强的特色做法。

落实“放管服”改革是海关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报关单位备案实现了“全程网办、全国通办”。海关总署积极推进报关企业“许可”改“备案”,对报关单位全面实施备案管理,出台“全程网办、全国通办”等便民利企措施。企业可在全国任意地点登录“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提交备案申请,经所在地海关审核办结后,自行打印备案回执,全程无纸化网上办理;对于企业选择所在地海关错误的,由收到申请的海关首问负责,真正实现企业“零跑腿、零成本”“任一地申请、一次办理”。

同时,海关部门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先后部署开展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龙腾行动2021”、寄递渠道知识产权保护“蓝网行动2021”、出口转运货物知识产权保护“净网行动2021”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持续保持打击侵权的高压态势;编制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知识图谱,组织开发并试点应用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移动端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技术;开展“一企一策”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与服务,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加强跨部门、跨关区、跨境执法合作,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按照提振外贸市场主体信心的要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助企纾困、恢复发展,更大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李魁文说。

标签: 微观经济 市场主体活力 外贸稳增长 稳岗就业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