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这是今年继认定第二批16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举办首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论坛、建立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和印发《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后,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伟表示,这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发布,表明了国家层面对加快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高度重视。目的是以文化出口基地为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我国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我国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将更多的中国优质文化推向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新名片”。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词。根据《“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到2035年,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确立。其中,在推进文化贸易高质量方面,《规划》提出,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贸易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等。
那么,对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而言,何为高质量发展呢?在郑伟看来,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加强高附加值文化服务和产品出口,如文创、影视等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使文化出口成为推动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层级;另一方面,加强展现中国文化底蕴、凸显中国文化精神、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蕴含中国文化智慧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以文化出口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精神风貌和发展理念,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让优质文化出口成为加强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实际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也正是《若干措施》聚焦的主要问题。《若干措施》共提出五方面具体措施,助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提质增效。
具体而言,一是健全共建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基地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加强基地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支持基地建立重点企业名录、重点项目库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二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基地所在省市有关部门,统筹利用文化领域相关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基地建设,鼓励基地与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利用市场化方式为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与所在省(区、市)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符合文化贸易企业需求的信贷创新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基地复制“信保+担保”融资模式,支持文化贸易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基地建设广播影视线上交易平台、外向型版权交易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地开展“两头在外”的文物、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交易和数字内容加工业务,加强基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五是深化国际合作。将基地建设纳入文化领域多双边交流机制和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鼓励基地设立海外文化贸易促进平台、加强与海外新媒体平台合作,支持基地利用各种展会平台和海外节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贸易促进活动等。
对于各基地而言,如何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无疑是接下来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郑伟认为,下一阶段,以《若干措施》为指引,各基地建设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制度层面为文化出口企业营造发展的沃土;二是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吸引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尽快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加快影音、动漫、视听、出版等高附加值文化产业走出去;四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深入研究海外市场需求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在“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国别和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国际化布局;五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文化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高人力投入属性,各基地应利用好相关政策,切实决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