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的疯狂更加坚定了超市行业的变革。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多家超市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在行业论坛上表示,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超市业态到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有分析认为,社区团购对实体超市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在急功近利的资本助推下,违背了社区团购真正服务百姓、服务供应商的理念,造成了水火不相容的情况。但随着监管介入,社区团购已逐渐回归平静,实体超市企业还是要不断地优化商品和服务,真正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一季度,多家超市的业绩数据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超市集体低迷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多家超市的业绩数据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包括高鑫零售、永辉超市、家家悦等13家超市中有12家企业营收出现同比下滑,且有4家企业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有8家企业出现了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超市企业了解到,尽管在一季度不少超市业绩下滑,但现在与之前相比,门店销售业绩稳中有进。不过,社区团购的发展仍给实体超市业态带来了一定冲击。
北京华冠超市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在社区团购平台大规模烧钱补贴之下,到店客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最大的变化是客流下降,客单价在上升,线上占比也在逐步增加。”
5月26日,高鑫零售CEO林小海在一场行业论坛上也表示,社区团购模式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预售和自提不仅带来了低库存、高周转,还减少了末端最后300米的配送,两者算下来的成本低于卖场5%至7%。
“若社区团购与卖场之间只是5%至7%的差价,用这些差价换用户一公里的路程是合理的,和卖场之间也应该是公平竞争,但是现在不好的是,因为有资本的力量,两者之间可能不是5%至7%的差价,而是50%至70%的差价。”林小海表示。
受到疫情影响,社区团购这个原本衰落的模式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份,资本也将社区团购推上了最高潮。在资本的加持下,社区团购正在以极速扩张的节奏渗透到各个角落。在无上限的补贴之下,一个创新模式逐渐沦为低价竞争的战场。
变革加速
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连锁超市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疫情的确加速了线上消费的进程,不少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但超市一季度业绩下滑,社区团购的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消费信心以及消费能力收缩方面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该负责人认为,国内零售企业在商品和服务方面并没有做好。实际上,即便是在疫情影响逐渐削弱的今天,有不少消费者在选择部分商品的时候仍然会选择线下购买。“像水、牛奶等标准化的商品,消费者更多地会选择线上购买。但是有一些需要感官体验的商品,比如说肉、水产、蔬菜等,消费者还是更愿意去实体门店购买。从产地源头、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这一条线要做精了,其实就不怕价格竞争了。我们从消费端去反向指导生产端,通过技术升级或者产业链的升级就可以建立起壁垒,也就不存在搅局者了。”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疫情和社区团购反而告诉了实体超市企业消费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怎样去满足消费者。以往很多实体超市可能会觉得线上占比可有可无,只要有就行。但是在疫情之后线下超市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线上销售。
回顾超市以往的发展历程,相比十多年前实体超市遭遇第一波电商冲击的时候,在经历疫情以及这一波社区团购的冲击后,超市行业的应变能力更快了,不少超市都开始有所调整。
据华冠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冠超市主要围绕两点展开思考,一是如何让顾客持续喜欢你;二是如何把商品高效率地卖出去。“我们首先确定目标顾客,然后锁定服务商圈,然后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品类研发向纵深发力,做价值创造。同时,通过靠技术升级、数字化运营、走全渠道发展之路,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避锐气 击短板
北京电商协会智能零售专委会秘书长魏波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社区团购其实是商业模式上的一种延伸,是对实体超市很好的补充,这也符合当前商业发展的趋势。但在急功近利的资本助推下,社区团购显然改变了性质。为了流量、拉新以及平台活跃度,平台无下限地进行价格竞争,违背了社区团购真正服务百姓、服务供应商的理念。所以造成了实体店、服务商和社区团购水火不相容的情况。
“社区团购平台在做一个或是几个单品的时候,可以做得很精很细,同时将价格做到最优,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它很难覆盖到所有商品,比如说产地直销商品。”魏波表示。
可以看到的是,在监管的介入下,疯狂的社区团购已逐渐回归平静,但并未停下脚步。而受到电商冲击已久的超市企业,还是要不断地优化商品和服务,真正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超市行业实际上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饮食解决方案。未来实体店可以从极度新鲜、多样化入手。”在零售业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看来,尽管电商在效率方面很有优势,但电商再怎么冲击,中国实体零售绝对不会被淘汰的。实体零售应该避免和电商去比拼标准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演绎出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