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给北京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启示

三十年前,生物医药产业在张江悄然而生。


(相关资料图)

如今,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的浪潮中蝶变前进,基于全球创新人才、推进全球创新合作、实现全球创新策源,引领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方向,也更好地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供“张江经验”。

2022年,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总得分为117.33分,较去年提升了5.38分,同比增长4.81%,表现出了强劲的创新发展动力。同时,在产业大波动中也彰显了张江生物医药的“韧性”。

近年来,北京处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同样致力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与落地,本文将通过对“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科技创新行动的分析和探究,思考其对于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借鉴意义和重要启示。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科技创新行动

为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错位协同发展,2020年上海发布《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进行产业空间整体布局,推动差异化发展,重点建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绿色生态的“1+5+X”生命科学产业园区。

“1”为核心区浦东新区,借力张江,带动全市;“5”为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奉贤区)、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金山区)、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宝山区)、生物医药创新承载区(闵行区),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X”为环同济医学院生命健康总部基地、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重固虹桥医疗器械科创园等特色产业载体,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为留住更多不断涌现的优质创新成果在沪转化和产业化,2021年,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把推进张江研发产业化项目在上海本市落地摆在突出位置,加速创新成果在上海落地。

项目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四种落地模式:一是“张江研发+浦东转化”模式,即一部分张江研发企业产生的创新成果首选浦东进行产业化,推动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从研发到产业的闭环;二是“张江研发+外区转化”模式,由于区位空间有限,浦东难以完全承接所有创新成果,根据企业需求与外区其他园区发展定位,推荐创新型企业与宝山、闵行等其他区域对接,错位协同,实现产业化落地;三是“张江外溢+回流上海”模式,由于空间受限、扩张成本较高,过去曾出现部分张江孵化的优质企业流至外省市落地。

近年来,在上海战略、政策等多方合力下,在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南虹桥智慧医疗园区建设过程中,早期外迁企业呈现回流态势;四是“张江试水+本市扩张”模式,即国内外企业往往首先把研发基地布在张江地区,并将从事研发作为“首选项”,待条件成熟即在沪拓展产业化板块。

发挥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创新优势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科技创新行动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了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创新优势。

该行动具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是聚焦重点巩固优势,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张江作为全国科创中心建设的“先行者”,至今已形成了合理的科创承载区功能布局与空间布局,即“三个张江”: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以张江研发作为核心开展产业落地有效强化了技术高地建设、产业实力增进、科技要素集聚的执行方案,巩固了现有创新成果。

第二,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张江研发联动金山、奉贤等五个外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产能,充分保障了项目落地要素供给,打造出适合项目落地的最优环境。另外,张江和各区之间各自借力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张江研发充分利用外区生物医药资源,形成前沿医学原创项目创新、转化、落地的产业闭环,吸引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

第三,制度创新完善生态。张江研发聚焦新型疫苗、核酸药物、新型放疗装置等前沿邻域和新兴生物科技,为促进其研发发展,政策法规、技术审评、检查检验等方面的规定,既为企业提出了要求,如优化环评准入管理;也提供了支持和便利如对符合条件的园区,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简化办理流程。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成功经验给北京科技创新带来的思路和启示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在国家的科创中心建设中极具特色,既担负着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高地的使命任务,也高度统筹了城市规划、创新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聚集科创要素,实现科创中心建设和提升科创策源功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功经验为北京医药创新产业落地带来启示。

张江地区作为上海科创的核心承载区,突出“新+前瞻+实验+示范”,为其他各区开展计划提供先行示范。其中,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了众多的国家实验室和区域性的科创设施,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张江科学城与中关村齐名,配套服务业发达,创业活跃,产城融合度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则强调专业化,致力于特色化、规模化的科技使用和生产。由此可见,张江地区的战略部署顺应国内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大势,是上海科创布局的核心所在,作为“主心骨”引领整个区域发展前沿技术。

张江联动外区协同发展,其中,奉贤区打造“张江研发、奉贤承接”机制,形成“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高地;宝山区以“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抓手,在高端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等领域不断发力,与张江的研发形成错位竞争;金山区建设了医药创新基地,打造全市生物医药生产制造重要承载地。各区间的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大大增强了科创产业落地的效率。

浦东新区首先加强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改革,提高产业空间治理效率,其次各区也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共促创新。同时,通过创造“新药贷”模式、提高特殊物品通关效率等措施完善政策性融资服务,实现政策和制度在浦东新区的先行先试,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另外,张江形成了覆盖“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生物医药全周期政策支撑体系,为研发和产业落地给予了全面引导和支持。

张江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医药研发环节,企业如果有实验需求,对接平台即可做实验,降低综合研发成本。采用“政府出资购置硬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种合作模式,搭建了专门的中试平台。另外,根据企业需求,陆续引进动物实验服务企业、制药外包服务企业等,完备产业链配套服务也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降低了研发成本,提供科研便利。

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为了实现产业空间的充分利用和高效治理,首先,北京应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抓紧编制“三城一区”主平台规划,聚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其次,强化建设核心研发区域,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克,突破“卡脖子”问题。加速推进昌平区生命科学园建设,与北生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完善创新生态。除此之外,依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充分利用其综合性新药研发体系,为国内临床、科研和制药企业等提供服务,形成前沿医学原创项目创新、转化、临床和审评审批的产业闭环,吸引新药成果转化落地。

首先,要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叠加效应与集成优势。通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基础科学、战略前沿高技术和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其次,在部署产业落地方面,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应围绕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从技术、人才、金融、软环境各方面着手,继续建设一站式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全产业链的支撑体系。另外,全面推进亦庄生物医药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谋划布局一批前沿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互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除此之外,积极承接好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强化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最后,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培育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推动生物医药经济发展。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政策和制度为创新发展赋能助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首先应出台配套政策解决前沿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坚持落实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并扩大到示范区全区域,继续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等试点。另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全面改革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政策环境。优化财政投入方式,通过设立生物医药基金,为创新主体提供普惠式贷款等资金便利。同时,制定实施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等措施,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赋能,充分释放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活力。

面向未来,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

首先,北京应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共建基础研究团队。另外,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力量,在明确定位和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创新基地。同时,按照国家统筹布局,加快打造中关村、昌平、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凝练科研任务清单,着眼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除此之外,加速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投入使用试运行,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结合社会力量,吸引和培养人才

央地合力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首先,鼓励与在京高校、优秀生物医药企业,和公共卫生领域力量携手并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各金融机构可以吸引资本,从而吸引人才,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和力量。另外,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团队。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生物医药方面专业化高端人才,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支撑。同时,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更好解决住房、购车、医疗和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