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天天播资讯】新能源汽车大洗牌:李一男离场,宝能、恒大败退

近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传出坏消息。日前,由李一男创立的自游家宣布,今年10月面世的首款车型无法交付。宝能旗下的观致汽车因销量不佳,资金短缺,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恒大汽车因为资金短缺,裁员的消息不断。

另外,威马汽车也在降薪裁员。新能源汽车明星品牌哪吒汽车、小鹏汽车也没能幸免。哪吒汽车虽然近年来销量一度领先,却被质疑销量注水。小鹏汽车从今年9月销量腰斩后,到如今仍然未见起色。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也在不断变化,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很有大洗牌之势。

李一男造车梦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自游家(NIUTRON)汽车在官方微博宣布短期内无法交付车辆,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自游家表示,自10月NV面世以来,收到了24376名意向用户的支持。但由于一些原因,NV在短期内将无法交付。

自游家会为意向用户准备一台NV的车模。自游家称未来可能没有机会在其门店,像朋友一样面对面,请大家喝上一杯咖啡一起分享美好的人车生活了,在此特意为意向用户准备了200元的星巴克消费卡聊表微薄心意。

自游家是李一男继小牛电动成功上市后的再次创业。NV是自游家品牌今年10月上市的首款量产车型,售价区间为27.88万~31.88万元,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在自游家NV车型发布的同时,该公司表示,新车生产资质来自大乘汽车。

业界普遍认为,自游家新车无法交付与大乘汽车的生产资质有关。大乘汽车创立于2018年,该公司在成立第二年就传出资金链短缺。2020年,网上不断传出大乘汽车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的消息。后来自游家看中大乘汽车的造车资质,于是两家公司达成合作。

事实上,自2020年开始,大乘汽车工厂就因经营困难停工停产,而按照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准入的要求,对于停产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在重新审查中,如果不能达到准入条件将被撤销资质,一旦生产资质被撤销,企业将无法申报产品。

从自游家官微的消息来看,说是短期内无法交付,或者李一男对造车还抱有希望。有消息称,目前自游家母公司火星石科技正在与山东国金汽车商谈代工事宜。只是同时,火星石科技似乎因为资金不足,正在优化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游家未来能否再生产还是未知数。

宝能、恒大败退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各方势力纷纷入局,其中就包括房地产企业。宝能旗下的观致汽车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2013年观致汽车发布首款车型观致3轿车。2014年-2016年,又先后推出4款车型,包括观致3五门版、观致3都市SUV、观致5 SUV以及观致3 GT。不过观致汽车的销量并不好,2014-2016年间计销量不足2.2万辆,三年累计亏损高达66亿元。

2017年及2019年,宝能先后从其他股东手上收购观致汽车的51%和12%股权。然而,宝能的入局,并没有给观致汽车的销量带来突破。2018年观致汽车的销量确实暴涨320%,达到6.3万辆,不过实际上是大部分车型卖给同属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平台——联动云。

2019年8月,观致汽车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观致5S正式开启预售,当年9月观致3的“国六版”也正式上市。尽管如此,从2019年到2021年,观致汽车的销量连年下跌,从年销2.27万辆,到1.31万辆,再到5200辆。今年上半年,观致汽车的销量已经跌至1000以下。

销量不断下滑的同时,观致汽车负面消息不断,包括经销商集体维权、员工拖薪、离职欠薪、工厂停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到现在,观致汽车的多地厂房已经关闭停业,大量不动产被数十次轮候查封,生产线设备被放在阿里法拍网进行公开拍卖。

宝能集团创始人姚振华在2019年9月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公司自2016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已经投入超过500亿元,公司要力争通过10-15年将宝能汽车打造成备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宝能汽车已经走不下去了。

另外一家入局汽车行业的房地产企业恒大,也没好到哪去。2018年恒大就开始造车,因为是房地产企业,缺乏相关的技术,于是恒大开始收购。2019年1月,恒大以9.3亿美元收购NEVS(国能)51%的股权,拿到了造车资质和整车生产的能力;同月,恒大斥资10.6亿元收购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58%股权。

随后,又以1.5亿欧元收购瑞典超跑柯尼塞格母公司20%股权;3月,收购轮毂电机行业三巨头之一的荷兰e-Traction公司;5月,收购轮毂电机行业又一巨头英国Protean公司;6月,斥资144.9亿元入股广汇集团,取得40.964%股份,获得了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2019年年底,一次性与6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商战略签约。

2019年8月28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横空出世。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集团在上海、广州召开“恒驰”首期六款车全球发布会,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同时亮相,覆盖A到D所有级别及轿车、SUV、MPV等全系列车型,实现产品线全覆盖。用时两年走完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全过程。

2022年1月12日,恒大汽车品牌恒驰官方正式官宣,恒驰5首款汽车下线。2022年7月开启预售。2022年9月16日,恒大汽车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车——“恒驰5”在滨海高新区正式量产。据恒驰汽车介绍,恒驰5开启预售15天订单就超过3.7万辆。10月29日,恒驰汽车向用户交付了首批100辆恒驰5。

然而恒驰5交付,却受到不少用户的吐槽,其中包括车机屏幕文字相互重叠、踩刹车异响,续航里程虚标,高级驾驶辅助功无法正常使用等,还有车主称恒驰5存在座椅通风打不开,座椅加热关不了等问题。恒大汽车相关人员表示,车机问题将通过OTA升级解决。

不仅是质量上被吐槽,恒大汽车在财务上似乎面临很大的难题。近日,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恒大风驰动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6亿余元。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3.6亿元。

因为经营困难,恒大汽车正在做人员优化。日前,一张疑似恒大汽车内部“停工留职通知书”截图流出。该截图显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此前发布通知称,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部分项目已停工待产,亟待经营管理优化调整。部分员工被要求停工留职,时间从2022年12月1日到2023年2月28日,为期三个月。

根据许家印此前的计划,希望恒大汽车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从恒大集团官方网站披露的消息来看,除了已经量产交付的恒驰5,恒驰汽车将加快推动其它车型的研发量产工作,恒驰6将于2022年底下线,2023年上半年量产;恒驰7将于2023年上半年下线,2023年下半年量产,同时将加快恒驰1、恒驰3的研发进度。然而从其目前的资金情况来看,后续的量产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存疑。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除了上述几家造车企业面临各种困难。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也被爆出正面临资金危机。威马汽车的销量不佳,数据显示,今年10月,威马汽车销量仅为1117辆,相比之下蔚来和理想10月的交付量都已经超过1万辆。足见差距之大。

过去几年,威马汽车亏损持续增加,根据其此前发布的招股书,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面对压力,威马汽车积极寻求上市,然而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港股,似乎都没有后文。

如今新能源造车企业竞争越来越大,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品牌小鹏汽车的境况也不大好,销量从8月的9578辆、9月的8468辆断崖式下跌到了10月的5101辆,本来预计今年10月底交付的新车小鹏G9会在11月销量爆发,然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今年1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为5811,仍然不佳。据小鹏估算,12月销量能达到1万以上,值得期待。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野蛮生长,各方势力纷纷入局,包括造车新势力企业、房地产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传统车企等等。有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数量多达150个左右。而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已然开始。

很明显如今已经有品牌走向破产,也有品牌在退场的边缘徘徊。未来谁能在争夺战中胜出呢?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将会主要由是10个左右的品牌占据主导。可想而知,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靠前的品牌,意味着它如今已经更多的被市场认可,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积累,未来在这场争夺战中获胜的机率自然更大。

目前哪些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最为领先呢?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排名前19的品牌为: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易捷特、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金康新能源(AITO问界)、零跑汽车、东风乘用车、小鹏汽车。其中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销量为预估。

从销量来看,11月份比亚迪仍然高居榜首,销量突破22万大关,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中国,销量超过10万。从统计数据来看,上述19个品牌中,销量破万的车企共13家。当然这只是一个月的排名情况,新能源汽车的排名每个月都在变化,排名前10的企业也在不断变化,有企业销量上来,也有企业销量掉下去。

整体而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洗牌期,在经过几年的大量投入之后,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捉襟见肘,接下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逐渐退出市场。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经过几轮的角逐之后,有企业开始站稳脚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在持续推进,最终谁能成为市场的宠儿,目前仍然不能给出最后的答案。

标签: 汽车市场 房地产企业 有限公司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