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守护好碧水蓝天!湖南韶山蹚出“红绿交融”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红色韶山,举世瞩目。

这里是一张耀眼的全国红色名片,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其生态环境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里地处湘中丘陵区,周边位置高,易受外来污染物影响,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地下水资源匮乏,水体自净能力弱,其生态环境先天劣势显而易见。


【资料图】

然而,湖南省韶山市却逆势突围,蹚出了一条“红绿交融”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其生态环境质量长期位居湘潭市前列,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韶山(廖艳霞供图)

韶山,凭什么能?日前,我们走进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解锁生态韶山的密码。

守住门把好关 为红色韶山撑起绿色“保护伞”

韶山市行政区域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地方小,环境容量小,环境承载能力低。这些条件决定了这片区域必须与高污染、高耗能工业绝缘。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必须严把环境准入关,从源头把好生态环境第一道‘关卡’。”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负责人说,韶山一直严守红线、底线和上线,拒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目前韶山范围内涉气、涉水企业屈指可数。

为了支撑经济发展,韶山市另辟蹊径,以韶山高新区为主阵地,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将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作为韶山工业的主攻领域,既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0年,湘潭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发布后,韶山市持续推进意见落地应用,不仅强化管控,更引导开发项目合理布局,帮扶企业顺应相关环保要求,助推重点项目落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企业日常监管中,韶山分局保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将监管工作落实到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工作的全过程中。在全国首条短程废锂电池回收生产线项目建设前,韶山分局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项目环评审批,全力助推项目落地,指导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上缴税收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个。

养殖场汇弘实业投入约900万元,完善臭气、废水污染防治设施,韶山分局利用在线监控远程实时监控,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湖南湘机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完成治理后,韶山分局再到现场核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

红绿融合,韶山以红色底蕴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

扛起责挑起担 打造山清水秀美丽韶山

“我们始终坚持高站位,全力扛起建设美丽韶山的重大责任。”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负责人说,韶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美丽韶山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主动扛起责、挑起担,坚决守护好这一片碧水蓝天。

水是生命之源,韶山市水资源不到湖南省人均水资源的49%。在水资源匮乏的不利条件下,韶山市如何答好护水“答卷”?韶山灌渠、青年水库、青沟水库、韶河……韶山一个一个整治,一点一点提升水质。

韶山灌渠是韶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该市举全市之力保障韶灌水质稳定在Ⅱ类的同时,于2021年将青沟水库打造为备用水源地,启动了水源地保护工程、自动监测站、防护栏等建设,将辖区内居民迁出、农用地退出种植,确保无生活污水、农用污水排入青沟水库,经过治理,青沟水库水质明显改善,今年1-10月稳定为Ⅱ类,部分月份达到Ⅰ类。“韶山灌渠冬季检修期,青沟水库有效保障了韶山人民饮水安全。”韶山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韶河是韶山的“母亲河”,因水量少,自净能力差等原因,水质波动较大,曾备受湖南省生态环保督察组关注。被指出问题后,韶山市立即行动、压实责任、迅速整改,强化河长巡河巡查频率、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架构、实施韶山水库清淤整治等工程。2021年,韶山市河长制考核排名湘潭市第一,韶山水质明显改善,韶河稳定达到Ⅲ类水质。如今,韶河水质清澈,清风徐来,波光潋滟,两岸生态优美。

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多年来,韶山一直是湘潭市空气质量的“优等生”,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市榜首。很多人认为,韶山市工业企业不多,这是情理之中。实际上,这张“成绩单”来之不易。

“韶山地理位置特殊,面积小,周边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周边县市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垫底,韶山易受外来输入性污染影响。”韶山分局负责人说,韶山要保持优良的空气质量,需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近年来,韶山市从禁燃、禁烧、禁煤等方面发力,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居民用天然气替代散煤,倡导绿色出行,共享充电桩、共享汽车等绿色出行设施完善,韶山范围内公交车、旅游景区摆渡车、换乘车全部为电动车。今年1—10月,韶山市共查处露天焚烧36起,行政处罚13起,罚款9500元;检查汽修企业5家,下发在建项目工地扬尘整改通知书2份,查处不达标柴油货车7台。

今年以来,韶山市还以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为抓手,率先完成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和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其“夏季攻势”工作典型经验被湖南省生环委评为“全省县域十佳典型案例”。

水气同治,韶山“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块绿色招牌越擦越亮,一张山清水秀地净人文明的韶山画卷越来越美。

村庄美村民富 端牢美丽经济“金饭碗”

村民家的“生态车库”(廖艳霞供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韶山市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十年磨一剑,以生态文明创建推进韶山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这里还是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这里有5个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美丽乡村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韶山村、银田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银田镇获评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小镇。

走在韶山,一镇一天地、一村一幅画、一户一处景。在韶山乡韶阳村,家家户户都是一幅“一水护田将绿绕”的乡村美景。“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村民何捷家门前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旁边是休闲广场,有健身器材、公共厕所,家里生活污水全部处理,经过一处人工湿地后,变成了一泓清水流出。家乡的美丽,让村民自豪感油然而生。

庭前池塘(廖艳霞供图)

韶山市利用红绿两张名片,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人民群众吃上了“生态饭”“美丽饭”。韶山市杨林乡石屏村的喻长虹在长沙从事了20多年建筑装饰行业,2017年回乡创业,依托家乡的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流转土地,种植三红蜜柚,养殖湘黄鸡,构建以立体种养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三红蜜柚产业园,并与民宿产业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

“今年120多亩柚子产量可达3万多公斤。”喻长虹介绍,基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其中4名脱贫户人均增收3万元/年。

韶山市下好景区景点保护“先手棋”,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生态绿城;打好农村生态宜居“组合拳”,把乡村建美,把农旅做活,把农业做强。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流经人工湿地(廖艳霞供图)

近3年来,韶山市新增特色民宿67家、创成星级休闲农庄24家,民宿和农家乐收入年均增长24.5%;打造了稻梦田园、金景丰、华润、红林花海等20余个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项目,3年来乡村年接待游客80万人以上,带动60%以上的农民增收;近5年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个,为生态产品插上了品牌翅膀;近5年农产品加工值年均增长25.5%,农民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

生态韶山,让韶山红旅更旺;“红绿交融”,让韶山产业更旺、村民更富!(廖艳霞)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