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 222 号,这里是上海星巴克第 1000 家门店、全国第 6000 家门店。这些年咖啡馆数量的激增,见证了上海咖啡经济的蓬勃发展。
【资料图】
目前,上海以 8530 家的数量跻身全球咖啡馆最多城市。企查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5 月中旬,上海咖啡相关企业达 4671 家。随着大量外资和民营咖啡品牌总部落户,上海已成为咖啡企业总部最集聚的城市。
外资品牌:" 在这里看到长远未来 "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看到全球咖啡连锁经营品牌入驻上海的身影。蓝瓶咖啡是后来者,2021 年底,这家企业一口气将中国区总部以及烘焙厂 " 打包 " 落户上海。两个月之后,其国内首店在上海的一栋二层洋房中开业。截至目前,品牌在沪已开设 5 家门店,前滩店也即将开业。
" 中国对蓝瓶咖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市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长远未来。" 蓝瓶咖啡首席执行官卡尔 · 斯特罗维克如此评价上海,并带领品牌投身到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至 5 月中旬,上海咖啡相关企业数量达 4671 家。从新增注册量分析,2020 年上海咖啡相关企业新增 403 家,2021 年新增 679 家,去年新增 600 家。今年以来,咖啡企业的增速加快,第一季度共新增 188 家,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 52%。
" 咖啡总部经济 " 在上海迅猛成势。星巴克、皮爷咖啡、天好咖啡、越南中原传奇、蓝瓶咖啡……这些叫得上名号的全球咖啡品牌都把中国总部放在上海,而且投资力度极大。记者梳理了注册资本排名前十的咖啡相关企业,其中,提姆(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皮氏咖啡(上海)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超过 1 亿美元。
本土品牌:在咖啡业闯出 " 上海符号 "
当外资咖啡品牌在上海纷纷设立中国总部时,本土咖啡品牌也不遑多让,以上海为起点强势成长并走向全国,在咖啡行业里闯出 " 上海符号 "。根据 2023 上海咖啡文化周上发布的《2023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挪瓦、manner、M stand、Seesaw 等沪上精品咖啡品牌,分别在全国开设了 1800 家、584 家、289 家和 139 家咖啡馆。
"2019 年,我们从上海起步,如今在全国已有 1800 多家门店。" 挪瓦咖啡创始人郭星君认为,上海得天独厚的咖啡文化基因是其坚实的根基,今年 " 五一 " 假期,挪瓦咖啡在全国 " 上新 "51 家门店,卖出了 300 万杯咖啡。
更多有模式创新、渠道创新的咖啡品牌,从上海起步就问鼎全国。永璞咖啡被公认的标签是咖啡液 " 新赛道 " 的缔造者,2017 年,它率先推出冷萃咖啡液,此后更将咖啡液从冷藏产品转向常温,稳坐天猫细分类目成交额首位。如今,这一小众赛道正快速打开市场,今年一季度,咖啡液赛道线上消费同比增速超过 200%。在线上站稳脚跟后,去年永璞咖啡在永嘉路上开设了首个线下空间品牌 " 城是 cityboring",今年又在徐家汇书院落地首家咖啡实体店,转身回到线下。
集结资源要素," 总部经济 " 飘香
飘香的 " 咖啡总部经济 ",在上海形成独特风景——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共舞,培育了一个海纳百川、生机勃勃的咖啡市场。透过咖啡,不仅可以窥见上海强劲的消费力,更可以体验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及上海作为总部经济高地的资源要素集结能力。
在落户上海之前,蓝瓶咖啡有一个心结。这个品牌在品质上有一条硬规则:烘焙后的咖啡豆只有 48 小时的售卖时间,这意味着,烘焙厂要与公司总部和门店深度捆绑。寸土寸金的上海提供了这种可能,去年 1 月,蓝瓶全球第五家烘焙厂落地普洛斯静安国际科创园,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告诉记者,从烘焙工厂选址到注册牌照申请,再到整体纳税筹划,园区调动了诸多资源提供对接服务,最终帮助蓝瓶圆梦上海。
咖啡行业的终端直面消费者,连锁品牌门店开业频繁,如何助力品牌规模化发展?今年伊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推出 " 许可便利名录 " 动态管理。" 以前食品经营许可从受理到审批大约需要 20 个工作日,而现在一个工作日就能搞定。" 星巴克政府事务部总监杨雯告诉记者。
2023 上海咖啡文化周正火热推进中,上海此次提出了打造 " 世界咖啡之都 " 的愿景,而 " 咖啡总部经济 " 的迅猛成势,则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硬核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海捕捉到了咖啡文化的内核,并借由咖啡这张 " 世界级名片 ",充分展示城市的精彩与活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