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走进黑龙江第三篇:科技为本、藏粮于地,黑土地谱写全产业链“致富经”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日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黑龙江,深入田间地头,从黑土地里寻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从育种到种植,从产品到市场,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育种专家李艳华


(资料图片)

李艳华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也被农民亲切地称为“金豆娘娘”。在育种田里,她向记者介绍精心培育的大豆品种“东生”系列。李艳华说,“东生大豆”在豆制品加工市场上是高端的代表词,相当受欢迎。东生豆子圆黄匀亮,豆粒特别好看,加工的时候特别黄,不用加色素,因为食品安全,大家都愿意用。

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李艳华和她的研究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先后培育出“东生”系列大豆品种30多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庆安稻田里的“稻田画”

在黑龙江庆安县,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有着百年种植历史的庆安大米,近年来市场销售情况非常好,这得益于当地成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它是由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小农户共同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黑龙江博林鑫农业集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付林林

黑龙江博林鑫农业集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付林林介绍,目前联合体的水稻种植面积达25.6万亩,带动农户8620户。2022年,联合体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为联合体成员带来收益达5200万元。

联合体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力和带动力,更可以从种植端为农民增产增收。付林林介绍,以前行业内的种植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不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后,打通了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了系统性对接,让小农户充分享受到了产业化带来的增值效益。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合成实验室

除了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的综合竞争力,黑龙江还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农产品精加工方面持续发力。在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发酵产业园里,玉米正在被加工成辅酶Q10、维生素等高端保健品。公司总工程师赵德胜告诉记者,他们把玉米加工成糖,然后以糖为原料,结合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进一步生产高附加值的保健品,大幅提升了玉米的市场价值。同时,在全产业链的生产过程中,菌渣、沼气,玉米浆以及其它副产物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化、资源化利用。

据记者了解,未来,黑龙江还将继续聚焦自身产业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延伸产业链,让黑土地变成农作物高质量发展的“金饭碗”。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