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央广网评】“教人自杀”禁书再现网络 严打严查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


【资料图】

近日,一本“教人自杀”的图书出现在网络销售平台。商品表面上是印有“自杀”封面的空白笔记本,实际售出的笔记本里却有着教人如何自杀的文字内容。

其实,类似图书早在近二十年前就出现过。2005年6月27日,无锡一大学生在论坛里发诸如“自杀手册”的帖子,无锡市公安局就此依法对他作出行政警告并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现在这样的图书重现网络,必须引起重视。

类似出版物起到的效果相当于教唆和诱导自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影响极大。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图书并不难买,据媒体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就可以买到。这些带有教唆色彩的出版物,如果和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叠加,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电商平台和一些提供信息的互联网平台,首先当积极履责。这类严重侵害青少年权益的产品和内容,绝不能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上存在,相关平台应当借此契机,加大对自身平台信息的筛查,将相关产品下架并查删信息。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摸排问题线索,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为什么这本书会时隔近二十年再度出现?相关部门应当细查问题源头所在,堵住存在的漏洞,始终保持对这类图书、信息的高压态势,不能让其继续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有“自杀笔记”“自杀手册”之类的出版物,此前还出现过“自杀社交媒体群”“自杀游戏”之类的网络乱象。这些都在提醒我们:青少年天然带有猎奇心理,对这类灰色信息容易产生兴趣。加之青少年的心智特征,也容易碰到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此类自杀出版物和网络乱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就在28日召开的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也提到了严厉打击诱导自杀等违法犯罪活动,落地查人、决不手软。同时,在严打严查禁书之外,学校、家庭还应当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加强日常监测和教育疏导,从根本上保证青少年有一个积极阳光的成长环境。如此一来,那些有害信息自然就无从渗透,并最终丧失它的“市场”。(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夏研)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