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至6月,上海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顽强斗争,最终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最为艰难的日子里,许多人挺身而出奋战抗疫一线,更有无数普通市民向友邻伸出援手。作为央广网的一名记者,该如何记录下这个时刻?
受疫情影响,我是最早一批封控在家的居民,这也让我见证了基层战“疫”的诸多温情。居家初始,我即报名参加了小区志愿者,以志愿者的身份感触“新闻现场”,以亲历者的视角报道“新闻现场”。
参与小区志愿工作,以记者和志愿者的双重视角报道“新闻现场”(左四为记者韩晓余)
(资料图片)
3月29日,我所在的小区经过半个多月的封控,迎来一批生活物资,当时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如何解决最后“10米”,让物资安全有序地到达居民手中?
在楼栋微信群内,居民自发推选的楼长发布了物资运送小队招募信息,报名信息不停弹跳出来,一支志愿者小队不出3分钟组建完成。面对N95口罩不够,一时间,捐献的口罩纷纷从楼上扔下;夜晚太黑,能见度不够,楼上住户用手机组成了顶灯,照亮下方的场地;用于物资消杀的酒精、喷壶、消毒片也从各家汇集而来。这晚,邻里间最质朴的互助,汇集成了一股力量,分工合作、物资到户、统计记录,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一场志愿行动,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增强了居民间的相互信任。
此后,在抗原试剂的分发上,也有着来自居民智慧。一幢26层、104户的居民楼怎样安全快捷分发?起初,试剂分发直接放置在门口的地上,既不卫生,也导致志愿者频繁弯腰消耗体力。微信群内居民建议每家每户在门上放置一个小袋子或者小盒子,一呼百应,借助“众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这一方法也应用在了物资的分发上,物资分发初期,志愿者挨家挨户的发放物资,敲门提醒,效率不仅低,风险还高。借鉴抗原的发放方式,每层楼按户数放置储物箱,志愿者分发进箱,消杀后,居民错峰取物,既避免了直接接触,又提高了发放效率。
在每天一次的核酸筛查上,“众智”同样明显,形成了“协同链”。能够制作表格的负责制作户数统计表,交由家中有打印机的打印纸质表格,再由志愿者现场一一核对,不漏一人;微信群内,居民按楼层,分时分批“叫号”下楼;核酸筛查现场划分两米线,志愿者和居民共同维持秩序……
在志愿者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物资分发、抗原发放、核酸筛查、集体采购越来越流畅,居民的恐慌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信任感在增加,自我管理能力在提升。时至今日,这种建立的信任仍在持续,微信群仍然发挥着居民自我协调、互帮互助的作用。
得益于“记者+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加持,让我能够深入抗疫一线,与居民、物业、居委逐渐相识,也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使我能够用心用情采写新闻作品。相继完成了《上海闵行封闭小区居民自发组织分发生活物资》《上海:“火焰蓝”化身“大白” “疫”线消杀》等多篇报道,也收获了来自居民、媒体、网友的肯定。
这种经历让我感触良多,疫情之下,最是凡人动人心。我所在的小区也只是疫情下社区自我管理的一个小缩影,我还组织同事一道,相继推出“微光守沪”等系列报道,讲述平凡人的抗疫故事,稿件相继关注民生保供的中坚力量“团长”、一线社区人员、各地援沪医护等群体。
脚上带泥,心中有光,做有头脑的记者,不做“花花草草”的记者,是我持之以恒的追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脚步不停,记录不止。(央广网上海频道记者 韩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