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环球百事通!江津:文化文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自2014年起,重庆市江津区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江津文化馆通过“文化文艺助力乡村振兴”项目送演出下乡、送培训下乡、塑造乡村文化品牌等形式,把文化文艺文明送到全区30个镇街的301个行政村,受众达75万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振村民精气神、培育社会好风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文化惠民生,高质量展演送到“家门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文艺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以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从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培育强有力人才队伍、淬炼特色文化品牌着眼,采用流动文化演出下乡、艺术展览下乡、非遗宣传展示下乡等方式送文化惠民生,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以群众点单、团队演出、政府补贴、观众评价的模式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系统化运行,让城市高品质文化社团、文化节目“沉下去”,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分享优质文化资源。展演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微信群等渠道征集,团队从区、镇(街道)两个层面遴选,政府对每场展演给予补贴,展演结束后观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评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热情,激励展演团队巩固提升,保障展演内容群众满意。淬炼出“文旅轻骑乡恋几水”“文润津邑”等送文化下乡品牌,确保能随时随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目前,流动文化演出内容包含舞蹈、音乐、戏曲、朗诵、绝活5类,艺术展览包括书法、绘画、摄影3类,年均展演120次,累计展演980场,观众达30万人次,有效提升农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育新风,高水平培训送到“心坎上”

“送文化”基础上,把系列高水平文化艺术培训送到农村群众“心坎上”,通过“种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布局文化艺术培训基地30个,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邀请有关专家开设戏剧、舞蹈、摄影、音乐、计算机等公益培训77项,开展培训647期,培训学员40万人次,形成“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群众惦记”的良好局面。

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文艺人才发展机制,通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开办学习培训班、组织外地采风等方式,“培养一批骨干、带动一批群众”,组建一支由1200人组成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文艺骨干队伍。文艺文化骨干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传帮带”,提炼本土文化特色,编排以政策宣讲、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戏曲、广场舞、小品等节目30个,创作出一批反映群众思想实际、带动群众转变观念、激励群众奋发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带动5.4万人次参与,受邀交流演出27次,形成了村村有“特色戏”、社社有“自创剧”的亮丽风景,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自觉,引领乡村文化振兴新风尚。

文化展形象,高标准打造文化“新明珠”

高标准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广场舞比赛、“云享春晚”、非遗展示等文化“新明珠”,兴文化、展形象,塑造乡村文化建设江津品牌,展示农村文化蓬勃发展。

广场舞由“自娱自乐”升级为“全区大赛”。2021年6月,开展2021“欢跃四季·舞动山城”重庆市广场舞江津区展演,29支队伍1000余名选手参加;2022年7月,举行广场舞展演,30个镇街的32支队伍800名参赛选手参加,成为农村群众展示自我形象的舞台。

线上发力,2021年春节,开展“几水欢歌”云上新春音乐季活动,将农村群众优秀原创音乐节目呈现给全国观众。2022年春节,创新开展江津区首届“云享春晚”活动,吸纳大量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节目,吸引500余万人观看。由农村文艺骨干表演的非遗项目《石蟆百戏技艺》入选2022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民间文化传承人在农村学校鹅公小学定期开展古彩魔术、小武术等培训,《杂耍技艺进校园》获2022年度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要求,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兴文化”,江津以广度资源共享促进深度文化惠民,引导农民忙时务农、闲时从艺,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文艺“活起来”“火起来”,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接地气、聚人气,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起到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陈泥蓍 钟捷 王娟)

标签: 文化生活 文化艺术 群众文化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