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环球看点!两省联手!黄河入鲁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部联合12部门近日发布《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健全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积重较深,水质总体差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以来,由于沿黄各地污染治理步调不一致,时常出现上游污染下游买单的情况。横向补偿机制让生态产品的价值导向得到了直接体现。河南省和山东省作为率先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沿黄省份,逐步形成了上下游两省同心协力保护黄河生态的新格局。

2021年,山东河南两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以黄河干流从河南入境山东的关键节点:刘庄国控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监测断面水质每改善一个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省给予山东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近日,由于黄河进入山东段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通过省际财政转移支付,向河南省兑付了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山东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处长 杨士祥:我们觉得山东给付河南省1.26个亿,还是非常值的。因为这两年河南入鲁的水质在类别上都保持在Ⅱ类以上,我们山东得到了良好的水质,相应地也减轻了我们未来的治理的投入成本。所以这么算账,山东不论从长远的资金投入,还是现实的水质上来讲,也是个赢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焦飞:当时签署这个协议时,对我省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河南黄河流域是我省的生态脆弱区,人口密集区和产业集中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不足,产业结构偏重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还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部分支流河流断流,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为了实现承诺,河南省近年来坚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抓。完成了黄河流域38个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建成了159个水污染防治工程。还实施了总投资63亿元的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高标准建设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有效保障了黄河流域的水质达标。

促进齐抓共管 沿黄多省都将协同治理

据介绍,近两年来河南省持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力度,仅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就达到了69.8亿元,与治理的投入相比,这1.26亿元的补偿资金确实显得不多。但有关部门表示,作为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首次探索,这次尝试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河南省有关部门介绍,此次获得的1.26亿元生态补偿资金,将纳入省级生态环境资金预算,专项用于支持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做到专款专用。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焦飞:这两年我们黄河干流出省境刘庄断面年均值虽然达到了Ⅱ类标准,但持续保持这个水平,确实还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在对水质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增加水源涵养、水资源贡献、用水效率等指标,以此倒逼沿黄各地集约节约用水,同时建立健全包括生物多样性等多元化的指标体系,推动流域生态功能提升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目前河南省正在总结横向生态补偿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与上游的山西省和陕西省积极磋商,推进建立更多的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而下游的山东省,则在去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133个县(市、区)全部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截至今年5月底,共兑付横向生态补偿资金3.24亿元。其中,下游补偿上游2.17亿元,上游赔偿下游1.07亿元,补偿金额大幅超出赔偿金额。说明上游水质在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 张华平:沿黄9省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实践。除了山东、河南,四川与甘肃也签订了补偿协议,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立覆盖全流域、统一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形成生态保护治理齐抓共管的格局。

标签: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