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环球新资讯:湾区新青年|最年轻的“大城工匠”是如何“炼”成的?

明天(7月15日)是第8个“世界青年技能日”,“湾区新青年”系列继续讲述湾区技能小将的人生故事。

22岁拿下世界技能大赛的银牌,23岁被授予“大城工匠”称号……1997年出生的广东小伙陈奇亮,不仅凭借一技之长“点亮”了人生,更为工匠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印记。

灰暗中的光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针拨回到2014年夏天。由于中考成绩并不理想,面对未来,陈奇亮有些茫然。父亲建议,不如去学珠宝,这样可以回到家乡——肇庆四会发展。

父亲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四会是“中国玉器之乡”,陈奇亮家里有不少亲戚从事这个行业,而他本人自幼也对翡翠玉器感到格外亲近。

就这样,陈奇亮走进了佛山顺德郑敬诒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学习珠宝首饰加工。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动手制作的首饰是一枚戒指。

那堂课上,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的铜条,经过锤子的敲打、钳子的扭转,不一会儿就变成一枚铜戒。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令陈奇亮不由得大为惊叹。

他尝试模仿着老师的步骤,“叮叮当当”地敲出自己的第一个首饰加工作业,也在自己内心埋下一颗种子。

陈奇亮敲打戒指(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点亮”人生

2016年完成学业后,他在学校推荐下进入某珠宝品牌的工作室,开启职业生涯。虽然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开始工作后,用陈奇亮的话说,还是经常会被师傅“骂到怀疑人生”。

陈奇亮沉浸于工作中(央广网发 潘荣君 摄)

有一次,陈奇亮接下了做一对六角形耳环的任务。六角形的加工处理十分复杂,不仅棱角多,而且有18个面,还要做到每一条线都很整齐地连在一起,工艺难度相当大。

为了达到设计师的要求,他做了一遍又一遍,足足摸索了四、五个版本才通过。这段经历让陈奇亮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与其拿着别人的设计图来执行,不如自己设计,不受约束地呈现自己的创意。

2018年,他决定再次报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之所以是“再次”,是因为他于2015年在校期间已参加过一次,可惜只拿到了第10名。

为了不留遗憾,第二次报名参赛的陈奇亮从心态、技艺等方面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不断往返于广州、深圳、北京国家集训基地进行封闭训练,在竞争激烈的淘汰赛中过关斩将。

期间,陈奇亮深刻体会到,即使是分毫的差距,也有可能让他错失与全球能工巧匠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是从那时起,他有了精益求精的意识,即使尺寸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也得力求做得更加精准。

陈奇亮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珠宝加工项目银牌(央广网发 资料图片)

有心人,天不负。2019年,陈奇亮凭借独立设计制作的作品《古董商》,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珠宝加工项目中摘得银牌,创下中国选手在这一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颁奖典礼上,陈奇亮身披五星红旗,满脸自豪。一年后,23岁的他又被授予了“佛山·大城工匠”的称号。

下一站目标

面对接踵而至的高光时刻,陈奇亮依旧保持清醒和谦逊。他选择了继续进修,到大学里系统学设计、学绘图、学建模,希望能够真正打开思维。

此外,他还四处看展,“有珠宝展就去看,看别人作品的形状、结构、工艺手法,可以长见识、学东西、积累灵感,而且也能在展会上交到新朋友,跟同行保持交流。”

当问及今后的打算,他坦言,“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不能被过往的成绩蒙蔽眼睛,不能停止进步。”

标签: 技能大赛 珠宝加工 一遍又一遍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