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南繁基地的忙碌又开启了。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里,一垄垄玉米长势正旺,绿油油一眼望不到边。阳光下,一个面容黝黑的中年男子正在给玉米套袋、授粉,他就是“老刘”。
刘波在崖州南繁育种基地的田间忙碌。记者 李学仕 摄
众人口中的“老刘”叫刘波,是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负责人。2002年那年圣诞节,刘波就来到三亚,开始南繁育种生涯。由于春季正是玉米授粉期,为了让优异的玉米新品种更快诞生,他已经在三亚南繁玉米试验田里连续度过了21个春节。
(相关资料图)
1月30日上午11点,太阳一转就到了头顶,热辣辣地照着大地,身穿白色大褂,头戴黑帽子,手拿回形针、授粉袋、剪刀的刘波,准时出现在玉米地里。基地里有上千份材料,高低不一,刘波为防止串粉,要在吐花时进行玉米授粉、套袋,便于挑选出有用的材料。
“春节期间,是玉米授粉关键期,一刻也离不开人。”正午12点,随着光照增强、温度上升,刘波一刻也不敢耽误,抓紧时间为试验材料授粉套袋。只见他给玉米材料顶部的雄蕊套上防水纸袋后,拍打纸袋三下收集花粉,然后将花粉撒到玉米材料中下部的雌蕊上,最后给授粉的雌株套上纸袋并封牢。在熟练的动作中,他很快完成玉米授粉。
在田里忙了一阵,老刘抬起头擦擦汗说:“我早在这儿扎下根了。”2004年,来三亚的第三年,老刘遇到了一位本地姑娘,他们结成夫妻,从此他也把家安到了“玉米地”旁。用刘波的话说,在天涯海角遇到了爱情,爱情故事也载入了南繁的小故事里了。
2008年,刘波告别北京、海南两头跑的“候鸟式”育种生涯,“扎根”三亚进行南繁育种。对于他来说,21年的春节都在玉米地里过,看着自己培育的玉米有新的成就,他的心里是知足的。在他的身旁,有无数个南繁育种的“坚守者”,忙碌之后,大家有时相约聚在一起,交流最新的科研发现、进展、方向。
“一个杂交组合要成为一个品种,至少要种10季。但经过南繁,育种进程从10年缩短到三至五年。”刘波说,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种业创新添砖加瓦,这就是南繁育种人的骄傲和意义。
“当年条件差的时候,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好太多了。”在刘波的21年故事里,有狂风暴雨,更有日月变迁。他见证了南繁基地水、路、电皆不通到通电、通水、通路、通网络的“蜕变”。
这些年,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南繁育种基地的住宿条件、灌溉设施等有很大改善,南繁育种也由之前的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科研育种转变,为南繁育种人提供了诸多方便。
刘波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北往的育种人,又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新的育种人。变的是光阴和故事,不变的是他坚持育种的信念。
春天伊始,广袤田野间又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和刘波一样,“留守”的南繁育种人依旧在“岗位”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8000多名育种专家也陆续飞抵这里,继续他们的育种实验。
“我们的信念就是要向袁隆平院士学习,持之以恒,一生只做一件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波说,目前他和农大的科研工作者在沿着鲜食玉米、普通玉米以及高质量淀粉玉米育种的研究方向不断努力着,希望培育出适应性更广、品质更好更优、抗性更强、推广能力更优的品种来走向种业市场,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助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张慧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