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产业园区赛道变得拥挤起来,各路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然而在强调园区行业去地产化、回归产业的当下,不同园区企业之间的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许多手握雄厚资金和开发经验的房企,都铩羽而归;反而是一些跨界而来的实体企业,在这个赛道越跑越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做产业园绝对不是个能赚快钱的活儿。过去以散售、招租为主导的空间思维,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企业开始学习以产业视角来规划和运营园区。
对当下的园区企业来说,是否能完成从地产思维到产业思维的转变,是决定其园区业务能否成立的关键。今天作者就来谈谈,以产业视角做园区需要具备的几种思维模式。
产业生态思维
让企业从空间聚集,转变为产业链聚集
地产视角下做的园区,大多会呈现有企业没产业的状态。入驻率乍看还可以,但看看企业名录五花八门什么行业的都有。客户与客户之间很难产生联系,产业园做成了小微企业的写字楼。
企业只是在空间上聚集起来了,但由于经营范围各不相关,所以无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无法相互同频。客户对园区的粘性也不会高,一旦租约到期找到了租金更优惠的园区,会毫不留恋地离开。
造成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在地产视角下,园区企业缺乏产业生态思维,还是以地产开发与销售的逻辑在做事,追求的就是一个短平快,越快满租收钱就越好。
为了尽快满租,园区自然不会花大心思去定向地挖客户,而是来者不拒。而且招商人员面对客户,更侧重于去对比竞品的价格和所谓的硬件档次。这就把园区的产业“做花”了,失去产业链同频共振的内生动力,不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
而做园区必备的生态思维,则与地产思维的决策链条是相反的。
地产视角下的操盘过程大致是拿地、建设、招商、运营,是先盖房子再找客的逻辑。
但在产业生态思维下,决策链条应该是先有产业定位,在产业当中找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最后再反过来微调产品的过程。园区的整个招商与规划过程,必须和产业链需求紧密耦合。点我了解,智慧园区数智招商方案
在生态思维下,园区在规划伊始,就必须先根据自身条件与当地产业现状,找准产业定位。然后才能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有针对性地去挖掘客户,构建园区的产业生态。
在这方面,实体企业是最有优势的。因为相对于房企来说,实体企业本身就手握丰富的上下游资源,可以顺着自己的合作伙伴圈子,直接接触到准意向客户,快速导入到园区内。美的、顺丰、京东等,都是其中典型。
而对于普通园区,比如房开企业做的园区来说,如果手中没有产业资源,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实事求是地做好前期的调研与论证工作,确保以下两点:一是确保产业定位符合当地政府导向,能够获取当地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二是确保产业定位与当地产业禀赋相符,具有可落地和可持续性。千万不能像地产营销一样,只懂得套营销概念。
其次,可以将核心的招商资源集中在龙头企业的引进上,让龙头企业帮你带动产业链的逐步成型。可以是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也可以是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等。
这类企业首先自身拥有可靠的经营实力与价格承受能力,其次拥有较强的产业链吸附能力。在园区规划初期,如果能谈下几家这样的企业,对后续的产业生态构建和招商,会有巨大助益。
如果园区规模较小,或是周边竞品太强势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实在谈不下来,那么也可以采取借势的策略,加入当地的产业“大生态体系”。
现在许多城市都喜欢采用链主招商的模式,跟园区的龙头招商类似,但是是由政府牵头去谈,以各类优惠政策、补贴与服务,吸引链主企业落户当地。点我了解,智慧园区数智招商方案
一旦链主企业进驻,当地必会围绕其形成一圈覆盖整个城区范围的产业大生态体系,链主企业的上下游伙伴都会慢慢聚集到这里来。而中小园区就可以主动加入这套生态系统,围绕链主企业来打造配套型园区。
比如可以承接配套类企业进驻,定位上走专精路线,空间上走“小而美”路线,专心做好链主服务。这样虽然园区内部无法形成独立的产业生态,但可以享受外部大生态体系带来的发展稳定性,和各类政策支持。
总体而言,想要真正成为一家园区企业,拥有产业生态构建的思维,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个原则无论对于产业龙头、实体企业还是房企,都是一样的。
园区内的企业之间是否能同频、互促,决定了园区是否能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中,始终保持稳定的运营状况、高的用户粘性和运营质量。
产品适配思维
少做噱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地产视角做园区,会下意识把地产开发时的产品设计和营销思维,带到园区里来。比如追求硬件的高大上、造型的记忆点、强调稀缺性等等……
然而对于企业客户这类绝对理性决策主体来说,这些要素统统不重要,或者至少排在很后面。相反地,企业客户更关注的是产品与自身经营生产活动是否适配。
为什么产品适配性对于园区来说如此重要?
因为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对经营生产空间的要求是有差异的,而且刚性的、不可让步的。一旦空间设计上不适配,那可不是企业主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没有企业会接受削足适履。
所以做园区产品,必须将适配性作为第一位来考虑。而要把这一点做到位,就必须把产业调研这件事做扎实,要真正去和企业面对面地交流、学习。
有不少做园区的朋友曾向小明抱怨,说老板总是对产品设计环节太过于想当然,不做调研,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产品档次。
比如动不动就要做超高层、做全玻璃幕墙、豪华电梯轿厢、千平以上大平层等等,完全套用甲级写字楼那一套。
项目的建安成本堆得老高,租金定价也只能往上推。结果市场上却无人买单,当地的实体企业根本不在意建筑内外是否豪华,也不接受明显高出竞品一截的离谱定价,导致公司骑虎难下……
已经有太多的园区,用真金白银买来了教训,告诉同行空间适配性才是企业关注的第一要素。
这里的适配,包括但不仅限于货运流线、楼板承重、电梯载重、卸货设计、仓储设计等等多方面的参数细节。如果没有经历扎实的产业调研,不懂生产场景,不可能做出适配企业需要的好产品。
这里我们可以看看杭州和达高科的做法。和达高科之所以能把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做得风生水起,原因就在于其对产业、以及相应企业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比如在能耗这一块,和达高科经过多年的经营,早已掌握了生物医药企业对于能源的需求是怎样的。这些企业的日常能耗,按一般园区的设计根本承接不了。
但和达高科就能够基于他们对产业的了解,通过分布式能源站的基础设施配置,实现调峰功能和短时间发电功能,保证了这些产业的特殊用电需求,成功把企业客户留在园区内,成功建立用户粘性。
这就是把企业调研做透、把生产场景吃透后,反映在产品适配性上的一个典型。这种适配性设计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就是秒杀甲级写字楼。
园区产品如果能和目标产业的适配性做到这个程度,那客户几乎是不可能被竞品抢走的。
产业服务思维
通过配套体系,建立不可替代性优势
这两年园区行业都在谈产业服务,园区的服务与配套体系,是留住企业、强化生态的利器。
过去多数园区的服务停留在物管层面,要么就是提供普适性的人才、财税和政策对接等服务,对产业本身的赋能程度不高,甚至不少企业客户觉得可有可无。
现在越来越多的园区意识到,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服务,是跟产业本身紧密相扣的,是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效的。
不同的产业,必然需要不同的配套和服务。这一点也正在倒逼着我国园区走向专业化、主题化的道路。
大而全的园区很难把配套做得有针对性,因为要服务的产业类型太多了;反而是专精的特色园区,能够在这方面弯道超车,通过专业化配套的建设,构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优势。
在这方面,还是实体企业占了优势。因为实体企业自己就是产业专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配套空间、什么样的服务内容,完全门儿清。
实体企业在自建园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建设各种各样的配套,比如特殊仓储空间、特殊拣货与装卸设备、特殊能耗管理系统等等。
在这一套硬件做熟练了以后,接下来他们再来做其他的园区、开始对外招商的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成熟的空间配套体系,作为服务开放给所有的入园客户,对外部企业产生独特的吸引力。
京东产发就是一个典型,如今京东拥有全国甚至世界领先的物流配套解决方案,这得益于其在自身电商业务中的常年积累。
2020年,京东将自身战略定位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标志着京东已经具备了从to C转向to B服务的能力。
京东产发如今能够为全行业提供现代化标准仓库、一体化智能产业园、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综合解决方案,完成了配套体系从自用到输出的过程。
比如京东产发曾为宝马定制化打造了一坐建面超4万方的零件配送中心,其遵照了宝马的全球统一化标准,并结合了自身领先的物流技术。
据称,配送中心的仓库采用了背靠背设计,通过工艺连廊进行联通,保障宝马备件中心的货物流转流向正确,提升了作业效率;仓库层高也是依据宝马的要求定制的,以保障货架货位充足,提升库内坪效。
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京东自身的物流基因和常年积累的设计经验。对于像宝马这样的龙头企业来说,有经验丰富的园区,能按最高标准为自己打造定制式的空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吸引力。
但对于非实体企业来说,上来就吃成胖子显然不现实。
一般的园区企业,仍然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与产业客户保持多年的深入交流和互动,就想和达高科与生物医药产业之间的关系一样,这考验的是园区企业走长期主义道路的决心。
另一方面,虽然非实体企业做园区,在硬件配套的设计上经验不足,但仍然可以通过软性服务来弥补。
比如政策对接工作,园区完全可以做得更加细致。不仅仅只是提供窗口,让企业自己去咨询,还可以建立信息平台,主动为企业追踪和争取优惠政策。
此前某老牌产业地产商就搭建过这样的政策追踪平台,为入园企业建立“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去年去年,这个平台为入园企业申报的政策补贴总金额多达4-5亿元。
对于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来说,现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园区能够在这些切实的需求和痛点上,给予企业实打实的帮助,那么一样可以建立起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让客户认可园区品牌。
结 语
在产业园区领域,地产思维和产业思维下做出来的项目,结局差异巨大。产业园赛道虽然这两年很火,但经过各方人马的探索与碰撞,大家对园区操盘的意识已颇有脱虚向实的趋势。
今天提到的在产业视角下的生态思维、适配思维和服务思维,无一不要求园区企业在做项目的时候,要拥有耐心和脚踏实地做事的态度。
产业园区无疑是个好赛道,但最终谁会知难而退、谁会留到最后,还得看企业顶层的战略思维是否真的有所转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