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种植户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驾驶北斗卫星导航播种机播种棉花。(摄影:汪志鹏)
一道道笔直的白色薄膜向远方延伸,一行行保护棉花幼苗的小麦苗绿意盎然,播种机按照北斗导航系统中设定好的线路正在直线行驶播种……
4月15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的3000亩“超级棉田”第三季播种进入收尾阶段。
【资料图】
“超级棉田”项目是极飞科技2021年在尉犁县启动的中国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旨在验证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连续两季探索试验,“超级棉田”棉花亩均产量连年增长,投入大幅降低,节本增效明显。进入第三季,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第一季:两小伙挑战3000亩棉田
2021年4月22日,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举行了“超级棉田”发布会,对外宣布即日启动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两名“90后”小伙利用科技手段挑战种植管理3000亩棉田。
两位年轻人在挑战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能否挑战成功?成为第一季的关注焦点。
消息一经发布,唏嘘声一片。老棉农咧嘴笑了,“3000亩棉花从耕种到田间管理、秋季采收,最少也需要20名工人长期管理,繁忙时节还要请季节工。这么大的工作量,就两个没种过地的毛头小伙子来干?这个牛吹大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质疑,“超级棉田”管理员艾海鹏和凌磊没有退缩。
在“超级棉田”地头,极飞科技农业物联网设备全天候站岗守卫,实时监测采集棉田的图像、气象和土壤数据,全程记录棉花生育期;棉花播种,装配有农机自驾仪的播种机一键启动,就能实现精准、高效的自动化作业;除草有农业无人机,给棉花浇水施肥有智能灌溉系统,棉花采收有采棉打包一体机……
一系列贯穿棉花种、管、收全过程的“黑科技”,意味着两位年轻人不需要亲自下地,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快速了解棉田情况,科学决策,轻松管理。
然而,现实还是让两位年轻人吃了不少苦头。
由于棉田没有防护林,播种后棉花苗还未出土就遭受到特大风灾,地膜被吹得漫天飞舞,棉花苗失去了保护,出苗率下降。两位年轻人不得不进行重播、补播,还要重新铺设地膜和滴灌带。
在棉种重播过程中为了抵御风灾,艾海鹏和伙伴尝试了棉麦同播、棉麦分播等四种播种技术,试验证明棉麦分播模式抵御风灾的能力更强,也使得棉花苗避免了随后两次大风的灭顶之灾。
当年,“超级棉田”由于棉花出苗期受到多次风灾影响,造成了部分棉田不可逆的损失,棉花亩均产量254公斤。
“第一季挑战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为智慧农业摸索出了一套宝贵经验,初步验证了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艾海鹏说。
第二季:五项科技成果助亩产破四百公斤
4月12日,艾海鹏在测试地头的智能化设备运行情况。(摄影:杜建辉)
吸取了第一季风灾的教训,2022年“超级棉田”第二季,极飞科技对相关农业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升级,5项科技成果使得“超级棉田”智慧农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
——使用棉麦分播技术,第二季“超级棉田”可采收面积达到了100%,而第一季只有50%多,实现了第二季稳产。
——基于全程飞防的病虫害预警技术,第二季“超级棉田”的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5%。
——使用处方图防治杂草、除草,从过去的“统防统治”改为“点防点治”,大幅降低施药量,成本更低,第二季“超级棉田”的杂草防治率达到98%。
——基于遥感无人机的高效调控技术,一天就可以完成3000亩“超级棉田”所有株高监测工作,高效的监测提高了对棉花生长的调控频次,对棉花进行更精细化的生长管理。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科学减量减施,降低种植成本。对比第一季,第二季棉田水利用率提升10%,肥料利用率提升20%。
艾海鹏介绍,经过科学测算,对比周边传统种植大户,“超级棉田”第二季亩均成本投入降至2378.7元,每亩成本少了近420元。
一人种千亩棉田成现实。2022年11月,“超级棉田”第二季完美收官:棉花平均亩产达到403.6公斤,比2021年提高149.6公斤,收益近300万元。
从一块荒地到一片高产棉田,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和创新。
“超级棉田”第二季的另一大亮点,是湖南姑娘莫晓钰复制“超级棉田”智慧农业管理模式,挑战一个人种植管理500亩棉田。艾海鹏是种棉“小白”莫晓钰的导师。
当年,莫晓钰种植的500亩棉花取得了亩产370公斤的成绩,除去成本,她挣了20余万元。2022年11月29日,来自莫晓钰500亩棉田的科技种子,还被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飞往了太空。
“通过‘超级棉田’两年的探索实践,逐步验证在极飞科技智慧农业技术的赋能下,无人化管理模式完全可行。”2022年10月11日,在瑞典举办的“2022年环境健康全球峰会”上,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以“超级棉田”为实践案例,向全球分享农田数字化管理的中国经验。
第三季:智慧农业管理模式日趋完善
4月12日,艾海鹏和莫晓钰在地头交流。(摄影:杜建辉)
4月15日,极飞科技3000亩“超级棉田”第三季播种即将结束。
今年,“超级棉田”播种除了运用农业物联网、干播湿出、膜下滴灌等技术外,还使用了加厚地膜,用于保墒提温、灭草防风,便于后期回收。
去年以来,极飞科技进一步改善“超级棉田”里薄弱的技术环节,克服不可预知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种植的挑战,提高管理无人化率,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
棉田防风问题得以解决,智能化设备和相关软件更新迭代,智慧农业管理模式日趋完善。“今年棉田全面采用棉麦分播种植模式,棉花亩均产量预计目标430公斤。”对于第三季的目标,“超级棉田”管理者艾海鹏信心十足。
眼下,“超级棉田”的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在当地已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当地许多农户也开始尝试应用智慧农业管理模式种植棉花。
李永谦是达西村种植大户,每年棉花出苗期是他最揪心的日子,大风会吹干棉花幼苗造成减产。去年他采用了“超级棉田”的棉麦分播技术,实现了稳产。
“3月中旬进行麦子播种,等到4月上旬再播棉花,已经长到10厘米左右的麦苗就是棉苗生长初期的天然‘防风林’。”李永谦说,去年他种植的500亩棉花亩产在400公斤以上。
“智慧农业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优势,用人少了效率高了,生产成本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尉犁县墩阔坦乡霍尔加村村民杨小佳种植了1900亩棉花,今年他开始与极飞科技合作,由极飞科技来负责棉田管理。
今年,挑战500亩棉田成功后的莫晓钰变身为一名智慧农业记录者、观察者、推广员,她奔走在全国各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镜头推广智慧农业管理模式。
“‘超级棉田’模式不仅可以应用到棉花产业,也能够推广到现代化农业的各个领域。我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认可并且使用这种模式。”莫晓钰说。
艾海鹏表示,第三季将总结出一套可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智慧农业管理模式,让更多的棉农和企业也能用上这套模式,从而提升新疆棉花的效益、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杜建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