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下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
这是该《报告》发布四年以来,深圳第四次排名第一。前十名中基本都是目前的“网红”城市,且前十城市间的数值差距越来越小,竞争激烈。其中,南京反超杭州、广州,由2021年的第四名升至第二名;有着“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则由2021年的第五名下滑至第七名,被武汉、西安赶超。
1
(资料图片)
四大直辖市为何没列入此排名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始于2008年,深圳作为第一个试点城市。2010年,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等16个城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第二批创新型城市试点。截至2022年底,已有103个城市(区)纳入到试点名单中。
试点工作成果显著,103个试点的城市(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显示,103个创新型城市已占全国51%的人口,汇聚全国85%的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和72%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全国85%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全国81%的高新技术企业营收,覆盖全国67%的GDP。
为了评价这些试点城市的效果,2017年开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被纳入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该报告构建了包含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五个维度,30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各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该报告于2019年起正式对外发布,至今已发布四次。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城市、城区之间的可比性问题,2022年的报告编写组对其中97个地级和副省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政府统计制度变化等最新情况,报告对部分指标进行调整,增加了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高层次科技人才数等。
四大直辖市获批试点的是其中的区,比如北京海淀区、上海杨浦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沙坪坝区。而《报告》只对直辖市之外的97个地级和副省级国家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因此,四大直辖市并没有出现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
但在同时发布的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四大直辖市均在其中。北京、上海位列前两名,天津第12名,重庆第38名。而在此榜中第三名到第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此榜单的评价对象不限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名单中的城市(区)。
2
江苏省为何表现突出
创新能力越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那些未能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的城市多处在欠发达地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认为,这些城市需要通过“东西联动”“南北互动”等举措增加科技创新力量。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中,长三角地区共27城进入榜单,11城跻身前三十。江苏13个设区市均上榜,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扬州跻身前三十;浙江八个设区市上榜,杭州排名第三,宁波第16,嘉兴第22,三座城市跻身三十强;安徽六个设区市上榜,进入前三十的有排名第九的合肥和排名第27位的芜湖。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是全国创新型城市数量第一、唯一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除前述的前30强江苏城市外,南通排名第31,徐州位列第37,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分别位列第43、第57、第62、第75、第88名。其中,淮安、宿迁是2022年1月新获批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
这确实体现了江苏省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果,也彰显了其科技创新水平。
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指标是“研发投入强度”,这也是《报告》中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通常而言,当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就意味着达到了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左右,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
近年来,江苏各类科研平台硕果累累:苏州实验室获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中心获批在南京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这一系列创新平台就是科创领域的基础设施,它能聚集大量人才。据悉,2022 年江苏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8.8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18人。而这些人才最终会成为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进而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支撑。
3
这些城市创新做对了什么
深圳已成为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标杆。连续四年排名第一的深圳,其2022年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5.49%,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0%。根据深圳市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
2022年,深圳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2.3万家;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
这背后离不开深圳的制度创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加快落地;前海累计7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武汉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十强,而且除2021年排名全国第六外,其余年份均位列全国第五,这背后正是当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在《报告》整理收录的全国创新型城市创新先进经验中,武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被列为示范,刊登在“科技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中。
数据显示,武汉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达到6.3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武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每万人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武汉高企营收与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比98.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
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上,西安也不遑多让。2022年,西安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新增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各类研发机构65家。
2022年,西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或高校数量庞大,如南京、武汉、西安、广州等;或顶尖高校实力强大,如合肥、长沙、杭州等;或本身高教资源匮乏,但近十年来通过引进或新建高校夯实了自身的科创力量,如深圳、苏州、青岛。
从舍得投入到制度创新,再到高教资源等科创力量的集聚,这种城市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并最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