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华夏幸福割肉,王文学一无所有

华夏幸福为债务重组所做的努力,终于在年底有了重大进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司拟向华润置地转让武汉长江中心、武汉沙湖中心、南京大校场等项目公司的股份及债权,对价124亿元。

在华夏幸福2192亿元金融债务的重组方案中,有570亿元需要现金兑付。失去了业务和融资能力之后,出售资产是公司仅剩的续命方式,而这些黄金地段的商业项目,正是其最值钱、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

然而,现实的困境仍然缓解不大。这124亿元,分成了五期付款,最后一笔需要满足条件后到2026年底才能支付,远水难解近渴。

中短期,债务重组能否最终达成;远期,散尽资产之后,华夏幸福还能剩下些什么?这都是需要王文学操心的问题。但是,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忍痛割肉

在中部核心城市武汉最繁华的武昌滨江,有一片毗邻当地地标性建筑绿地中心大厦的大型工地,被命名为武汉长江中心。

2019年9月,华夏幸福全资子公司华御江(武汉)房地产斥资116.246亿元,拍下这个地上总建筑面积111万方、包括两栋3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超级项目。

武汉长江中心,于华夏幸福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吴向东在平安的支持下,入主华夏幸福南方总部,在产业新城业务之外开辟商业地产业务、推动公司双主业转型之后,第一个摘牌的项目。

除了这个项目,当年公司落地北京丽泽轻资产项目,布局深圳坪山碧岭顶城市更新项目。2020年提速,先后获得南京大校场、武汉沙湖中心、哈尔滨深哈金融科技城、广州白鹅潭4个商办综合体项目,另外中标1个代建项目,锁定3个城市更新项目。

2020年底华夏幸福流动性危机爆发后,这些项目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丽泽项目早就卖给了平安人寿;广州白鹅潭项目,由于地价款逾期未缴清,土地被收回;深哈金融科技城因推进困难,早已开始计提在建工程减值。

剩下的项目,也好不到哪里去,停工、缓建、难卖,整体出售几乎是唯一的选项。

这两年,到底谁将接盘华夏幸福南方总部的商业项目?绯闻对象从新鸿基、九龙仓到华润。直到2022年即将翻篇的时候,这项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12月28日晚间,华夏幸福对外公告,拟向华润置地转让华御江(武汉)、华御汉(武汉)、华御元(南京)、华御城(深圳)4家公司的股份及债权,合计金额124亿元。这4家公司,对应的正是武汉长江中心、武汉沙湖中心、南京大校场项目以及在深圳的相关项目。

这笔交易,设置了非常苛刻的付款条件和时间。在解决相关障碍之后,2023年3月底支付40亿元,剩余款项,将分别在2023年底、2024年底、2025年底、2026年底分别支付20亿元、20亿元、20亿元和24亿元。

毕竟,这些项目虽然地段好、货值高,但各有瑕疵。武汉长江中心C地块仍未交清地价款,土地出让合同也没签订;南京大校场项目建筑物限高问题待解决;另外,华夏幸福拿下这些项目时,承诺了非常严苛的产业引入条件。

同时,在当下这样的地产周期切换时刻,大伙儿都忙着疗伤,除了华润置地这样的实力选手,很难再有人有底气和实力吃下这么大的项目。

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样的城下之盟:华夏幸福当年为了拿下这几个项目,光土地出让金就花了200亿元,还得算上后期的亿级投入;如今124亿元转让,只能说是回收了一个零头忍痛割肉。

两次危机

华夏幸福现在的窘迫,源于两次危机。

2017年的火爆行情过后,环京楼市陷入急冻,之后便是持续数年的调整。环京最大地主华夏幸福遭遇重创,库存压力和流动性危机在2018年开始露头。

为了自救,公司一边通过转让项目或股权减轻业务压力,一边将杠杆运用到极致,一年融资近千亿。

自救之外,公司不惜以超高的业绩对赌,于2018年下半年引入平安,作为第二大股东。

强行续命之后,华夏幸福并未“刮骨疗毒”,而是在平安的支持下,开启了现在看来是“饮鸩止渴”的计划:将公司在环京的产业新城勾地模式,复制到全国其他城市圈;同时,投入数百亿元,开展周期更长、风险更大的商业地产项目。

当一场豪赌遭遇地产逆周期,华夏幸福的流动性危机在2020年底彻底爆发。

为了解决债务危机,经过1年的艰难斡旋之后,公司终于在2021年10月初披露了债务重组方案:公司2192亿元金融债务,拟出售资产带走约500亿元、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352亿元、以持有型物业设立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约220亿元、通过出售资产等形式以现金兑付约570亿元,剩余约550亿元金融债务由公司承接,展期、降息,通过后续经营发展逐步清偿。12月9日,债委会表决通过上述方案。

之后,便是漫长的化债过程,资产出售不间断,物业服务、选址服务、园区运营服务,开发、招商、代建和营销平台等运营类资产,也都被拿去偿债。

但是,这1年多的时间,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执行过程并不顺利。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华夏幸福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601.76亿元;同期,《债务重组计划》中2192亿元金融债务已签约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为1265.57亿元。

其中,最大的难点便是,现金兑付部分,钱从何处来?

受内外环境恶化的影响,华夏幸福旗下房地产开发业务,销售陷入冰冻。这个曾经的十强房企,2021年销售额暴降至281.68亿元,在中国房地产销售排行榜中,大概要排到80名之外;2022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签约销售额仅57.53亿元,早已跌出百强名单。

业务回款不现实,唯一的指望,便是出售资产,其中最优质、变现能力最强的,无疑就是以武汉长江中心为首的这些商业项目。

即便公司能在3月底从华润置地拿到解燃眉之急的首付款40亿元,其余款项,也要实现各种前置条件,到2026年底才能完整收回。

看来,王文学多次强调的“要在2023年底彻底完成债务重组”,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头再来?

因股权质押后的被动减持,王文学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华夏幸福的持股比例,已经降低至17.50%,远远低于平安系。其持股中接近七成处于质押状态,被动减持风险如影随形。

尽管王文学仍然是华夏幸福的实际控制人,但实际上,他或许已经难以掌控这家曾经的产业地产航母。

遥想当年,王文学以华夏幸福积累的财富为基础,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风光无限。

2016年-2017年期间,他通过知合资本,先后拿下维信诺(原黑牛食品002387.SZ)、玉龙股份、ST宏盛3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知合系与华夏系,成为王文学旗下两大资本序列。

除了这些上市公司之外,鼎盛时期,王文学的投资版图还涉及金融、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知名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廊坊银行、燕赵财险、合众汽车、知合出行、天涯社区等。

如今,体外资产抛售殆尽,连华夏幸福也在走向空壳:南方总部的商业项目悉数转让,公司数千亿资产,出售的、抵债的不计其数,剩下的还有什么?

王文学曾给员工打气,公司将用原来的产业新城业务继续运营。这几年,公司也成了暴雷但不躺平的代表,拿下了一些运营类业务,比如拿下沈阳恒大项目,号称帮许家印保交楼。

房地产在二级市场的融资放开后,华夏幸福在12月2日披露定增计划,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

王文学大有从头再来的架势,但是,市场还会给他机会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标签: 华夏幸福 武汉长江 华润置地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