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成立一周年以来,上市数量公司106家,总市值已经逼近2000亿元,北交所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在北交所的上市数量也成为了衡量区域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各省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的“摇篮”的北交所,成为各省市竞相追逐的经济指标。
近日,数据显示,位处中部的河南收获了8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位列中部第一。
(相关资料图)
拿河南在A股的上市公司来说,河南共有106家上市公司,位列中部第四。河南自2004年以来,GDP已经连续18年稳居全国第五位,也一直是中部六省的老大哥。显然,河南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其GDP是不匹配的。
此次,河南北交所上市公司名列中部第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河南发力经济的一个表现。
01
GDP第一 难掩上市公司数量第四的尴尬
河南作为中部六省中唯一肩负稳经济挑大梁的六个经济大省之一,其发展不仅关乎近9000万河南人民的生计,更是关乎国家经济复苏的重任,可外界对河南的印象还是穷,“中部一哥”的位置也不断遭到质疑,同为中部六省的湖北、湖南、安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GDP为4.7万亿,实际增长率3.7%,仍居全国第五,湖北、湖南、安徽GDP分别为3.73万亿、3.53万亿、3.37万亿,实际增长率分别为4.7%、4.8%、3.3%,分别居全国第九、十、十一位(包括台湾),这三个省份与河南在GDP总量上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但湖北、湖南的增速更快,而安徽更以“合肥模式”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也是媒体大书特书的模式,显示出的后劲不俗,这么来看,河南不能没有危机感。
上市公司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河南共有上市公司106个,总市值1.41万亿,其中主板66个,创业板27个,科创板5个,北交所8个。
相比中部六省,河南的上市公司数量仅排第四位,而安徽、湖北、湖南分别有上市公司159个、135个、135个,从总市值来看,河南也是排在第四位,且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数量要远低于其他三个省份,仅在北交所企业数量上有微弱的优势。
东部六省中,河南千亿市值的企业有2家,牧原股份2447亿市值,洛阳钼业1000亿市值,均为民企,安徽3家,最大的阳光电源1750亿市值,海螺水泥、古井贡酒均为地方国企,湖南1家,爱尔眼科市值1885亿市值,也是民企,江西2家,最大的晶科能源1688亿市值,这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家千亿市值的科创板企业,另一个是赣锋锂业,均为民企,山西1家,山西汾酒3090亿市值,是中部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为地方国企。湖北没有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中信特钢881亿市值。
从千亿市值的盈利能力来看,牧原股份和洛阳钼业是中部9个千亿市值上市公司中,相对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是较低的,其中牧原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水平仅为8.46%,净利率为2.26%,洛阳钼业毛利率水平为10.04%,净利率水平4.70%,不管是属于养殖业的牧原股份还是小金属行业的洛阳钼业,其均属于周期性行业,成长性有限,这两大企业属于产业链条短,对区域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当然像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这类白酒企业以及海螺水泥这样的水泥行业也是这样的特点。
而如阳光电源、晶科能源这样的光伏设备产业,其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6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这样的长产业链的行业,一家大型企业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协同发展。
从带动就业而言,河南的两家千亿市值的企业共有员工14.9万,其中仅牧原股份一家就有员工13.75万人,而中部另外7家千亿市值企业的员工总和为14.35万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能够带动更多就业的大企业意义重大,但在总体上市公司数量落后的情况下,截至2021年底河南上市公司的员工共有近68万人,次于安徽的近82万人,位于中部第二。
综上,河南虽然GDP领先中部,但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亦或是大市值上市公司的质地相比其他中部省份并无明显优势,仅牧原股份有着较强的就业带动能力。
02
近三年28家企业上市 低于安徽、湖北
上市公司总量落后的情况下,在成长性方面,河南也有些乏力,2020-2022年,河南分别增加了10、10、8家,共28家上市公司,其中北交所占了8家。
安徽凭借“合肥模式”成为创投圈耀眼的存在,以中科大为依托,努力从长三角获取养分,通过多年努力,安徽迎来了收获期,仅2020年就收获了23个IPO,2021年、2022年又分别收获了18、11个IPO,三年共收获52个IPO,其中北交所6家,这不仅在中部,即便是在东部地区也是不错的战绩。
湖北,另一个潜力省份,虽然并无千亿市值的企业,但其成长性要强于河南,2020-2022年这三年间,湖北分别增加了9、12、8家,共29家上市公司,其中北交所仅3家。
此外近三年,湖南共新增27家上市公司,其中北交所2家,江西新增22家上市公司,其中北交所1家。
对比来看,在新增总量上,安徽增长强势,而河南、湖北、湖南基本处于同一梯队,但河南北交所上市企业占比更高。
河南上市公司质量如何呢?
根据申万行业一级统计,河南上市企业共涉及24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14家,是占比最高的行业类型,其次是基础化工11家、电力设备10家,医药生物9家。今年三季度,河南上市公司的总营收7141.64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5.19%,而全部A股的营收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60%,由此看来河南需要大力去培养上市公司。
河南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的中位数与平均值分别为26.64%、29.50%,略高于全部A股的25.44%、28.67%,销售净利率的中位数与平均值分别为8.89%、10.70%,总体表现优于全部A股,也优于安徽、湖南、湖北的上市公司。
从不同行业来看,河南毛利率水平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里,其中有4家是医疗相关企业,前三季度,华兰疫苗毛利率水平高达87.91%,排名第一,还包括羚锐制药、翔宇医疗、华兰生物,毛利率水平均在65%以上,净利率水平最低的羚锐制药也达到了17.80%。
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企业的成长能力。从新增上市企业的成立时间来看,今年上市的10家企业中大多是“00后”,仅有两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是“10后”,分别是2011年、2012年成立的惠丰钻石和硅烷科技,均在北交所上市,二者市值分别为19亿、57亿。
而安徽今年上市的11家企业中,多为“10后”,更是在8月份收获了两个科创板IPO企业,这两个企业分别为恒烁股份、汇成股份,均是2015年成立的半导体企业。
在最近一年上市的企业的企龄上,中部省份中,河南与湖北较为相似,湖南与安徽更为相似,在行业特征上,安徽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特征背后透露出安徽的产业化打法,而河南与湖北的行业特征不明显。
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来看,河南以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中部第二位,占上市公司比重的近两成,次于安徽的35家。
不过对比中部六省可以发现,河南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共7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为66%,省会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3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4%,这两项比重均要高于中部其他省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南在民营经济上有着较强的活力,在区域分布上更加平衡。
03
打造良好创投环境是当务之急
河南的创投发展的比较迟缓,当北上广创投已成澎湃之势的时候,河南还在其后亦步亦趋。
“在河南,就是在2015年左右,创业投资还是一个非主流的行业,但在北上广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郑州创投人士在采访中表示。彼时,传统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移动互联网崛起,创投带动移动互联网创新的热火朝天而河南创投不温不火。
区域创投,最难的一点,不是创投机构的缺乏,而是要教育企业家资本市场是什么。
“当时社会上各界听到创业投资,都会认为是投资担保。企业家不仅对创投陌生,更会对股权投资排斥。”部分企业家会认为,依靠民间借贷支付利息就能获得资金的事,干嘛要给外人股份呢?只要我有现金流,干嘛要上市?
改变在2018年,郑州高新区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广场,计划将更多的创投机构、基金机构引入到广场集聚。从当年的第一批创投机构引入至今,4年时间发展,这里累计注册的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139家,管理基金规模达到约700亿元,累计对外投资金额也超100亿元,成功吸引了深创投、赛伯乐、中国风投、豫资涨泉等知名机构落地,更是让嵩山资本这批河南籍创投机构走上“基金回家”之路。
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创投是克服周期的有生力量。
对比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可以发现,近几年,安徽凭借产投结合的“合肥模式”打造了不少新企业,并逐渐完善了省内的产业布局,并与长三角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为安徽GDP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合肥模式被各地效仿,成功者寥寥,但笔者认为有一点河南是必须要学习并加强的,那就是打造良好的创投环境。
今年3月份,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针对房地产的救市19条,但效果平平,而当月,河南商报一篇题为《巴奴总部迁到北京,豫籍食品企业何以迷恋北上广?》的报道引起了河南人的共鸣。
巴奴,一家土生土长河南企业,2001年成立,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了20年,最终选择了北京,从小吃到大的巴奴火锅,像河南的大学生一样,长大了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不得不令9000万河南人惋惜,同时作为河南人我们也不得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
巴奴不是第一家离开河南的企业,卫龙转战上海冲刺“辣条第一股”,独角兽锅圈食汇转战上海,三年融资30亿,不少河南的媒体向郑州喊话,“郑州别光想着救楼市,想办法别让蜜雪冰城与UU跑腿也跑了”“醒醒吧郑州,请不要让9000万河南人失望!”
想留下这些企业,改造融资环境是当务之急。
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底,河南省已拥有各类私募基金管理机构157家,管理基金412只,资金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8亿元。其中,创业投资基金92只、基金规模286亿元,支持培育30余家创新型企业上市、130余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这个成绩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数第二,与河南GDP总量是完全不匹配的。
河南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创业投资领域的首部省级政府规章,距离上一个《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暂行办法》已经足足有18年,可见河南在打造创投环境打造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办法》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化创业投资政策环境,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等方面做了总体部署,并提出围绕促进原始创新转化,鼓励高校参与设立创投基金,围绕健全基金生态,设立接力基金,围绕促进资本双循环,设立对外投融资基金。
7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此后5年的工作目标,自2022年起5年内,力争每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实现河南省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
针对工作目标,《方案》在11各方面做了工作部署,其中在加强金融综合服务任务下提出,构建包括种子、风投、股权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省级投资基金体系,针对特定领域和细分行业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支持各地设立子基金。鼓励省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设立企业上市培育等子基金,采取直接投资、跟进投资及投贷联动等方式,引导社会基金协同跟进,重点投向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社会资本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大力培育本土股权投资机构,邀请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到河南投资,助力企业加速上市。
创投环境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是这里呼吁河南、呼吁郑州,更加重视并积极推进创投环境的改善,河南需要发挥出创业投资的作用,注重提升营商环境和发展理念来破解创业投资发展的六大难题,促进创新创业发展,以实现“产、学、研、资”链条化结合,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这关乎河南“中部一哥”的位置,更关乎9000万河南老百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