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央广网兰州6月29日消息(见习记者逯文婕 通讯员谢欢)“感谢调解员帮我申请了7000元补偿款,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甘肃省玉门市下西号镇下东号村村民张维明激动地说。
近日,张维明的5.8亩花卉地刚出苗就被水淹了,正当他为此事愁眉不展时,邻居告诉他,去村里找“郑平山个人工作室”。在东号村党支部书记郑平山的调解下,坐在一条板凳上的张维明和承包地老板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板凳,坐在板凳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问题解决起来容易多了。”在调解矛盾纠纷上,郑平山经过摸索,悟出了自己独特的“门道”。
农村邻里之间的矛盾基本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矛盾,但调解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纠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与当事人坐到一条板凳上来,其实就是要求调解员放下姿态,尊重和理解当事人,学会换位思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距离拉近了,就没有说不开的误会、解不开的疙瘩。
在下东号村,凡是走进村委会大厅的人都会被这干净整齐的板凳吸引。“一进门就有板凳坐,让我有了进家门的感觉,烦躁也少了一大半。”张维明乐呵呵地说。
一条小板凳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也是下东号村开展工作的“不二法宝”。
小板凳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央广网发 秦辉霞 摄)
近年来,下东号村结合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打造规范化村级人民调解室,在“郑平山个人工作室”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板凳调解法”,搬着小板凳到村组院落、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一站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纠纷,我们发挥‘小板凳’作用,让双方当事人围坐在板凳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就地化解到萌芽状态,化解在事发地。”下西号镇司法所所长秦辉霞说。
自实行“板凳调解法”以来,下西号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0余起,调解成功率98.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