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世界关注:“打助攻”打出了名气,"好十连"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二队激励官兵转型路上干出好样子——

“好十连”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资料图)

■程成 张塍凌

二队指导员陈俊龙(右一)在荣誉室为官兵讲述连史故事。郭 兴摄

“终于打破了‘没有大项任务就难获荣誉’的陈规,‘好十连’的精气神又回来了!”正如这春暖花开好时节,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二队官兵心情也格外舒畅。

“四铁”先进单位、集体三等功……荣誉室里,指导员陈俊龙与官兵一起整理擦拭物品。看到代表单位新近荣誉的牌匾、奖杯,官兵更加小心翼翼。“为了打赢这场翻身仗,大家付出了很多,因此也倍加珍惜。”陈俊龙说,官兵把这场翻身仗称作“荣誉保卫战”。

据介绍,该队前身组建于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官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转战大江南北、风雪高原,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施工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荣誉称号,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0次。

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枚枚闪耀的勋章,一件件斑驳的工具……单位荣誉室里,革命先辈留下的荣耀,成为亮丽的风景。

“这些‘荣誉存折’是革命先辈留下来的传家宝,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扬好,不断创造新的荣誉!”两年前,陈俊龙被任命为二队第38任指导员。上任的第一天,他与官兵一起走进单位荣誉室,回顾先辈战斗经历、分享艰苦奋斗故事。

一番激情的动员后,陈俊龙以为“火候”差不多了。孰料,中士严文寅的一句话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好十连,十连好,当年谁都当个宝;不开山,不挥镐,如今埋没像野草。”

“关键要真正干出个样,才无愧先辈们的牺牲奉献。”严文寅说着,郑重地打开单位的荣誉簿,然后往后翻了翻说,“遗憾的是,单位这几年的荣誉记录是一片空白!”

原来,随着部队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单位不再承担重大工程任务,官兵曾经的拿手本领一时无处施展。“自己擅长的‘两把刷子’没了用武之地,大家不免有些失落。”严文寅深有感触地说,干劲不足导致“荣誉存折”越来越薄。

如何继承好传家宝、不断创造新的荣誉?为此,陈俊龙没少组织骨干召开“诸葛亮会”。同时,他和队长张博仁还收集整理兄弟单位转型发展经验,与官兵一起交流学习。

“杨根思连”从装甲步兵转型为合成步兵后,连队干部骨干围绕新课题集智攻关,探索出多种新战法训法;“黄继光英雄连”官兵攻克20多个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难题,成为空降兵转型发展的“急先锋”;“硬骨头六连”官兵大胆试训新课目,勇于尝试新战法,转型脚步越走越坚实……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官兵看到了追逐的目标,鼓起了干事的劲头。

“战争年代,先辈们在困难面前一往无前。新征程上,我们要敢做转型发展的先锋!”一次军人大会上,张博仁的发言引起官兵共鸣。大家表示,作为一名工程兵,要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

为此,该队党支部围绕建设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多次召开会议,明确了“练用新装备、培育新人才、争创新荣誉”抓建思路,围绕模拟推演、仿真对抗等探索新的施训组训模式,尝试走开“新老帮学、战友比学、军地互学、考核促学”人才培养路子。基础扎实的苑鹏彪在单位培养下快速成长,入伍一年便提前晋升下士。他说:“来到单位后,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给我一种强烈的推背感,我的成长像是按下了‘快进键’。”

一次,上级命令该队紧急支援某项跨区域任务。机会来了,官兵斗志昂扬、跃跃欲试。可他们赶赴现场却发现,自己的任务是为主力军“打助攻”。

“任务一线就是战场,‘打助攻’也要打出我们的精气神!”受领任务后,张博仁为大家加油鼓劲。在他的带领下,官兵铆足干劲奔赴战位,凭借过硬技能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以高标准、高效率、硬作风赢得兄弟单位赞誉。

休息之余,他们还主动与兄弟单位交流经验,围绕遇到的具体问题研讨破解方法。因为该连官兵窍门多、讲得好,兄弟单位还邀请他们就地开设“阵地课堂”,分享单位官兵攻坚经验。

“打助攻”打出了名气,“好十连”有了新起色。一级上士陈校洋结合学习培训成果设计制作的调装工具,有效提高了施工装卸效率;二级上士宋君照自主设计吊装设备,为单位节省不少经费;连队引进三维训练系统,抽组骨干开设“智慧课堂”,有效提升了训练质效……这几年,党支部注重激发官兵主动性、创造性,围绕日常训练、装备保障等开展群众性革新活动,多项成果被上级推广。

“荣誉簿上添新篇,先辈精神代代传……”荣誉室内,官兵捧着牌匾、奖杯,与第13任指导员朱明仓视频连线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自编的队歌。激昂的旋律中,蕴含着官兵干出好样子的决心,蓄积着官兵向着新目标不断冲锋的底气……

亲历者说

在荣誉簿上写下精彩一笔

■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二队一级军士长 李平

“能从‘好十连’毕业才算合格一兵。”20年前,我从士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好十连”,时任连长见到我如是说。当时的“好十连”,每年都要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以作风硬、技能精而闻名。

我在校学习的是供配电专业,到单位后总想找机会“露一手”。一次作业中,我接好电灯泡后直接摁了开关。随后,电灯泡闪了几下,突然冒起白烟。老班长见状,一把拉住我紧张地说:“你不要命了!‘好十连’的兵敢拼命,但不是死拼命。”

忆起往事,我今天依然感到很惭愧。作为施工场地照明工作负责人,我当时竟然忘记了操作规程——配电箱未断电就直接更换电灯泡。

从那以后,吸取教训的我做事更加细心谨慎,日常注意向战友学习,遇到问题积极向班长请教。热心的班长主动帮带我,经常陪我一起维护设备、排查故障,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我。

我像山上的松树,在单位深深扎下根;连队像沃土,用丰富的营养滋润着我。

那段时间,无论是上级布置的试点工作,还是临时下达的急难险重任务,我和战友都积极参与其中,挑重担、打头阵。后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我所在单位职能使命发生变化,很少再承担重大工程施工任务。缺少了大项任务牵引,单位的下一步往哪里走?我个人还有多少发展空间?是我和战友常聊的话题。

单位要发展,人才是支撑。在单位党支部带领下,经过剖析专业特长、不断探索尝试,我和几位老同志商量决定,发挥特长把骨干带动起来。为此,我利用饭后、课余等时间对战友专业特长、技能优势进行摸底,并区分不同岗位开展强化训练。后来,单位把任务区拓展成专业训练基地,为大家实操训练构设逼真环境。一段时间后,单位骨干各项技能取得明显进步,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崭露头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队官兵共同努力,单位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官兵凝神聚气干劲十足,党支部带领官兵向练兵备战聚焦用力、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去年底,单位被上级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当队长登上领奖台时,全队官兵沸腾了——牌匾不大,在大家心中重若千钧。因为,单位荣誉簿上,饱含着每名官兵的辛勤汗水!

“‘好十连’为什么好?因为它成就了我们。”回首走过的路,很多战友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知道,对于大家来说,要打好这场“荣誉保卫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就能在荣誉簿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一笔。

标签: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