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央行最新权威发声:事关住房、物价、降息、汇率……

3月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针对房地产市场、物价水平、降准降息、汇率稳定等方面问题,人民银行分别进行了回应。

(图源自CFP)


【资料图】

整体金融风险收敛 将对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近年来,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接管包商银行,平稳化解恒丰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高风险集团风险。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压缩“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约30万亿元,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全国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均已加入存款保险,能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易纲表示,总的看,中国金融业运行稳健,整体金融风险收敛,总体风险可控。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道,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处置,对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压实各方风险处置的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将压实各方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

货币信贷总量要适度 要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

关于货币政策,易纲表示,一方面货币信贷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利率政策上,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要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适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就业等普惠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后续贷款才是金融机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人民银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绝大多数城市房贷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达到全国底线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调整,人民银行出台了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持续引导实际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去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末下降约140个基点。除了个别热点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达到全国底线。

从供给端看,人民银行推动“金融16条”落实,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弱化金融机构的过度避险情绪,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正常的融资,将房地产企业纳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的支持范围,保持了房地产市场融资的平稳有序。同时推出了3500亿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了2000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1000亿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指导金融机构推动行业重组并购,加快风险的市场化出清。

保持物价稳定 对通胀树立底线思维

易纲表示,2023年人民银行将保持币值稳定,第一层含义是物价稳定,第二层含义是汇率的基本稳定。保持物价的稳定,要求我国的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率大体上和名义GDP增长率匹配,这样能够保持合适的货币供给,使得整体上的物价是稳定的。

刘国强表示,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从更长的时间看,外部环境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需求还在逐步恢复,虽然通胀的概率不大,但是要树立底线思维,对通胀保持警惕。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是否降息将综合考虑、相机抉择

关于降息降准相关的问题,易纲指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和实际利率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过去五年,经过14次降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综合来看,通过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还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使整体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谈及降息,刘国强表示,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总的取向,具体的政策工具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一是坚持以我为主,把国内的目标放在首位,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二是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三是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易纲表示,过去这些年,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弹性越来越强,较好地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虽然是波动的,但总体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总体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有一些小的双向浮动也是市场驱动的,并且是对经济是有好处的。

潘功胜表示,从经济增长、外部国际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资产投资价值和吸引力、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新特征等方面来看,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美联储今年货币政策紧缩的幅度将趋于缓和,外溢的效应总体将边际弱化,人民币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凸显,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表现出比较强的韧性,市场的主体更加成熟,交易的行为也更加理性。

此外,人民银行、外汇局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经验也更加丰富。人民银行、外汇局有信心、有能力维护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消费需求

针对2022年我国存款储蓄数据创下新高的情况,刘国强表示,住户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费和投资状况影响,流动性偏好上升。一方面,疫情对居民消费有一定影响,消费减少,相应的存款就增加了。另一方面,居民风险偏好降低,投资增长放缓,相应推动了存款增加。此外,今年春节在1月份,企业在春节前发放工资和奖金,一部分企业存款转移到住户部门,所以住户存款有所增加。

刘国强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物流、人流不畅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消费场景加快拓展,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地,政策效果也将逐步显现。此外,经济好转以后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居民投资也将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标签: 人民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