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安徽这个县有思路

记者近日走访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了解到,该村日前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首个分红大会,2216位股东分红共计分红221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1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02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登上了千万高峰。


(相关资料图)

大路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全村耕地面积6075亩,主要从事小麦和水稻种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如今,集体经济发展闯出新“大路”。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期,记者看到,无人机正在田间除草、施肥。“到了6月初,一亩地至少可以收获800斤小麦,按每斤1.25元计算,3100亩小麦的利润达310万元左右。到了10月高粱收获季,2800亩高粱的纯收入将达到140万元左右。”算起这本账,安徽农垦农产品公司副总经理陈从贵面露笑容。

2021年,大路村与省农垦农产品公司通过村企联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机制,共同打造了“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职业农民”的大路经验,开创了长丰乡村振兴新模式。

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含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 记者 徐秋韵摄)

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含介绍,安徽省农垦集团负责“资金+技术”,村集体合作社负责“组织+协调”,职业农民负责“管理+生产”,实现“1+1+1>3”的效果。

针对利润分配,省农垦集团、村集体、农民分别按照利润的50%、20%、30%进行分成。通过实行“5+2+3”的利润分配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农民在拥有稳定的地租收入和劳动工资性收入之外,年底再添分红收入,真正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粮食种植上了规模,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增加,该模式也在其他村得到复制推广。“未来分红会年年涨,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董永含说。

在长丰县陶楼镇南部的石集社区,一栋栋白墙黑瓦徽派民宿错落有致,景色宜人。

石集社区形成了“村民自愿让出+社区管理+企业运营”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探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石集社区也有自己的思路。“石集社区位于合肥市30分钟城市生活圈,距4A旅游景区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大约10公里,发展旅游区位优势明显。”长丰县陶楼镇石集社区驻村书记张程远介绍。

曾经的石集社区因为缺水贫瘠,发展农业种植先天不足。加之近年来社区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少数村民组甚至只有三到四个老人在家,民房、宅基地闲置,出现损毁破败的不在少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区村两委于2020年6月引入了仟景民宿公司。通过“两闲”盘活发展乡村民宿的运营方式,形成了“村民自愿让出+社区管理+企业运营”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民宿改造后的效果图(央广网发 长丰县委宣传部供图)

企业以日营或长租形式实现盈利,通过合作社一次性支付租金给群众,同时按平方缴纳合作社相应的管理服务费用,石集社区村集体经济由2021年的40.93万突破到2022年的116万元,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截至2022年底,长丰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以上村居分别达到1个、5个、21个、110个,村均112.4万元,50万元强村全覆盖,圆满完成“千万突破、百万倍增、强村覆盖”的年度目标,实现由“一点红”迈向“全局亮”。

长丰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柳士芬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全覆盖成果,全域推广集体经营、全程托管、村企联建的多元路径,按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的报告要求,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年内全部破百万。

标签: 集体经济 经济发展 发展模式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