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我国氢能产业链企业数量接近两千家 产业体系和形态初步构建


(资料图)

世界氢能青年科学家论坛11月14日举行,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在论坛上发布了氢能领跑者行动首期成果,5家企业入围首期白名单。论坛信息还显示,我国氢能产业链企业数量已经接近两千家,产业体系和形态初步构建。

氢能领跑者行动主要是通过建立我国氢能产业技术动态评估机制,引导国产装备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加快关键装备技术规模化发展。氢能领跑者行动首个标准化文件聚焦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共有5家企业的产品入围首期白名单。水电解制氢系统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核心设备。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正围绕“提高电解效率”“耐久性”和“设备成本”三个关键性能指标研发技术。

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刘玮说,我国众多市场创新主体也推出了大功率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产品。“现在国内已经有100多家做碱水电解槽的企业,所以应该说看起来行业发展很蓬勃,但是这里面良莠不齐。我们现在电解槽特别是碱性电解槽的装备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的重要方式。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其供应体系。相关研究显示,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吉瓦,206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将突破1亿吨。

刘玮表示:“从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来,氢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希望通过标准化建设工作,促进我们相关装备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通过提升我们相关装备的检测认证和应用的公共服务能力,来支撑我们的技术装备由跟跑到并跑,甚至到领跑。”

氢能是全球能源革命的新赛道。目前,全国25个省(区、市)已经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98家中央企业中已经有46家开始布局氢能。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初具规模,并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武汉、成都、苏州、佛山等地汇集多家氢能企业和研发机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

刘玮说:“经过4年多的产业化探索,目前氢能产业应该说已经构建起了初步的产业形态和产业体系。我们梳理了一下,目前全产业链的企业已经接近了2000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也达到了5个。氢能行业的标准已经达到101项,覆盖了整个氢能8个子系统。”

标签: 可再生能源 发展态势 已经接近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