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全球观点:追梦路上丨范宁:城市更新,保住风貌、留下烟火

【编者按】他们,脚踏实地,勇敢担当;他们,心怀梦想,赢得荣光;他们,砥砺前行,奔向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不同行业无数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奋进。

2022年10月1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融媒体报道《追梦路上》,邀请一位位追梦人生动讲述他们在科技兴国、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实践的亲身经历,展现神州大地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期报道,让我们跟随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一同走进南京小西湖,看一看这里如何实现从“棚户区”到“网红街区”的精致转变。

小西湖,曾是南京城南核心地段的一处老旧棚户区。近年来,这片老城区通过“微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保护,既保住了历史风貌,也留下了百姓烟火,让这片过去的棚户区成为现在的“网红”打卡地。范宁,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这场“小尺度、渐进式”的城市更新项目正是由他主导的。

小西湖的地名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代,名士徐霖曾在此筑有“快园”,园中有池,就叫“小西湖”。随着历史的变迁,园林荒废,水面被填平,后来成为街巷。虽然“小西湖”的池水已不复存在,但这个地名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小西湖是南京重要的历史风貌区之一,从这里往北500米就是乌衣巷,往南1000米便为秦淮河,小西湖片区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南京明清时期的街巷特征,青砖小瓦、回廊挂落、古意盎然。在很多老南京人的心里,小西湖承载了这座城市太多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片历史风貌街区渐渐“沦落”为与周边繁华格格不入的老旧棚户区。

△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左)接受《追梦路上》记者采访(张大战 摄)

“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

2015年,小西湖改造按下了启动键。因为曾经成功完成过多个老城区改造项目,这一次,任务又落在了范宁的肩上。

但此次改造和范宁以往做过的项目都不同,不再是“统一搬迁、大拆大建”,而是遵循居民“去留自愿”的原则。项目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是愿意搬迁,还是愿意留下?这样的新方式给了百姓更大的自主权,但如何在居民不搬迁的情况下对老旧城区进行更新改造,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以往进行老城区改造的时候,都没有人在,改造起来非常方便。就像一片空地,我们想做成什么样子就能做成什么样子。”然而,在这次和小西湖老居民接触的过程中,范宁发现,很多人的确是故土难离。“一位94岁的老太太,40年代从广东嫁到南京,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盖的。在这里抚育了四个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你说,她能愿意搬吗?”

“老许家,光绪年间就到南京种菜,然后置了这块地。他说,我们家老太太就给我一个话儿,一定要把这份家业守住。你说,他愿意搬吗?”范宁说,“所以,很多老百姓不走,因为有自己的眷恋,而不是简单的钱或房子的问题。无论搬与不搬,这里每一个人的想法我们都应该尊重。”

最终,整个小西湖片区810户老居民,有一半选择留下。为了更加精准地推进街区改造,小西湖创新采用了“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按照最小单元规划设计,成熟一处、改造一处。居民还可以参与到自家房屋的更新设计中来:需要储物空间的,设计团队就搭出个阁楼;喜欢屋里亮堂的,施工方就在40多平方米的空间凿出8个窗户。“一院一策”的改造原则,切实地把百姓的需求落在了图纸上、施工中。

“街区的灵魂是人”

与小西湖一街之隔的就是南京非常繁华的老门东商业街区,那里也是范宁实施改造的项目。2010年,老门东开始了它的改造之旅,直到2013年才完工,当时采用的便是相对传统的整体搬迁、整体改造的方式。从那时老门东的“整”到现在小西湖的“微”,范宁认为,老城更新方式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人的思想在发生变化。

“大家都说老门东的改造很成功,但现在反过来我们也在惴惴不安。问题在于老门东同质化严重:那些商户,全国各地类似街区里都有;青砖灰瓦,全国各地类似街巷里也都有,但是,没有灵魂。一片街区,它的灵魂是人,是生活在这里百姓的烟火气息。”范宁说,从老门东到小西湖,从“自上而下”到“百姓至上”,政府、项目方、设计团队、施工企业、居民,参与到小西湖改造中的所有人,观念都在转变。“这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充分考虑、尊重每一个人,最终保留了这个历史街区的生活气和烟火气。”

“人的生活状态才是城市与城市间差异化的具体表现。老的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是我们城市的活态博物馆。其中百姓的生活,就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一定要尊重好、保护好他们。他们为城市作出了贡献,不应该被漠视。让这些老街区中的百姓生活得更好,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责任!”范宁表示。

告别“马路拉链”的地下微型综合管廊

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后,为了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原有的街巷肌理,项目方决定在小西湖敷设最前沿的地下微型综合管廊,管廊建成后,如果再涉及管道施工不再需要扒开地面,将彻底告别“马路拉链”。

地下微型管廊施工复杂、敷设难度高,在此之前,没有项目方愿意尝试。范宁考虑的是,一次敷设,受益长远,居民们以后再也不会受到破地施工的困扰,虽然成本高些,但如果整体算账,还是很合适的。

△小西湖街区改造管廊施工现场(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 供图)

在只有两三米宽的窄巷里进行地下微型管廊施工,难度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范宁说,技术上都不是问题,最难的,还是取得百姓的信任。

范宁表示:“在西段管廊施工的时候,百姓不是很支持,大家质疑‘你们又在搞什么?’所以进展特别慢,一个月只能推进10米。居民提出各式各样的诉求,比如说出行问题,家里的父母上班,爷爷奶奶腿脚不好接送不便的情况下,孩子怎么上学?那就我们来帮忙接送。在这种比较艰难的情况下,西段管廊做成了。”

对于范宁来说,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管廊工程的完工,而是老百姓对他们的认可。“后来我们在做东部管廊的时候,涉及的居民更多,但是大家很配合。他们看到了成果,知道我们是真正来为百姓做事情的,所以他们的心扉也打开了。”

“共享院落”

基础设施改造的完成,让小西湖的居民彻底告别了清晨倒夜壶、下雨水没脚的日子。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可、配合,也参与到改造更新的过程中来。

71岁的刘光纪老人家里有一处100多平方米的后院,里面种满了花草,一棵100多年的老石榴树是“镇院之宝”。当时这个院子还是一个高墙大院,因为所在位置好,所以项目方特别希望刘爷爷能把院子打开,一沟通,刘爷爷也很愿意。他对记者说,“我也要为社区做点儿贡献”。

项目方和刘爷爷商议后决定将院子改为“共享院落”,原本高高的院墙被改成了镂空设计,刘爷爷给后院开了一扇门,门口挂着一块自己亲手书写的牌子——刘家后园,连附近公共区域的花草打理他都包了下来。现在刘爷爷家的后院已经是小西湖不折不扣的人气王,不管是老邻居还是游客,都可以进来赏赏花,和老两口聊聊天。

△成为“共享院落”的刘家后园(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 供图)

“城市三修”

生活环境改善了,原来时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别扭的邻里,如今也变得和气了。

“我从来没有认为这个片区改造得有多么成功,但我觉得有一件非常成功的事,就是这里老百姓相处变得和谐、松弛、平和,大家是那么通情达理。”范宁说。

生活在小西湖的居民,因为街区的更新改造,大大提升了幸福感。而搬走的居民,也会时常回来看看。为了给老居民留有一些念想,在改造时,项目方会特意保留一些老屋中的物件,比如,一段木楼梯、一截老砖墙……而更多腾出的空间,被建成了精品民宿、网红咖啡馆,街区里还引入了24小时书店、欢乐茶馆和非遗工作室……

范宁说:“住建部提出了‘城市双修’的理念: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实我认为小西湖的改造是‘城市三修’,还有一个是情感修补。能给大家信心和力量,居民就信任你,愿意一起来打造这个城市。城市更新里一定是有情感的,不单纯是对物质空间的改造。”

今天的小西湖,在南京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摩登、前卫、古朴、市井,在这里得以完美地融合。而小西湖的创新改造模式,也为城市更新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采制:羚瑞、柏煊、勤力

编辑:王莹、徐鑫

标签: 历史城区 建设集团 城市更新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