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社交、娱乐、购物到出行,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网络平台。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
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信息泄露等乱象时有发生。
8月28日—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举办,将网络谣言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列入分论坛主题。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破解网络乱象,对加强网络文明和网络强国建设至关重要。
(资料图片)
28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现场(图片来源:CFP)
治理网络谣言的“破”与“立”
网络谣言乱象严重误导公众认知,破坏网络生态,冲击社会信任体系。究其原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八卦’是人类天性,但网络传播信息速度很快,助推和放大了人类的这种天性,信息在传播中迅速扭曲。又由于网络给用户加上了一层面具,让造谣者有恃无恐。”
如何加强网络谣言治理,向网络谣言说不,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治理网络谣言要做到‘破’和‘立’。”“破”即破除谣言,“立”即确立真相。破除谣言要快,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他说:“破除谣言的主体也很重要,既包括一些权威媒体、权威机构,也包含政务号、专业公众号,甚至是了解事实真相的网民,都应加入辟谣系统。”
朱巍表示,在确立真相的过程中,应借助技术手段进行辟谣信息的精准推送。“我们强调辟谣信息的到达率,不仅要把辟谣信息及时公布出来,同时要保证权威信息的精准触达。在辟谣过程中,对看过此类谣言的人,要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推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网络谣言治理力度,法律已经从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层面,搭建了一套惩治网络谣言的制度体系。
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谣言等十方面任务。经过持续治理,网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例如,在中央网信办今年4月份启动的网暴专项整治行动当中,重点网站平台累计拦截涉攻击谩骂、造谣诋毁等信息6541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7.8万个。
8月29日,在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谣言治理分论坛”上,“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网络辟谣标签专项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网络辟谣标签专项工作将聚焦旧谣言反复传播、新谣言层出不穷等问题,给谣言撒上“显影剂”、贴上“识别码”,有力打压网络谣言传播空间,让辟谣信息到达每一位网民身边。
个人信息保护的“最小伤害原则”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更为便利。个人信息既关系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又承载着公民广泛的人格尊严和利益。
(图片来源:CFP)
盘和林表示:“个人信息滥用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电信诈骗的主要原因就是个人信息滥用。对于个人,信息流失不仅会损害自身财物,甚至会让自己陷于危险境地。”
8月29日下午,在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邱景辉表示:“如果没有个人信息的安全,网络就不安全,网络行为就难以规范,难以形成向上向善的导向。”
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维护民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网络安全法的施行到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从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近3倍。其中,办理网络侵害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800余件,同比上升约1.7倍。
如何更好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朱巍说:“一方面平台要加强自律,做好制度性保障,要把用户的权利放在更高的位置,不能只看商业利益。”“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要采用‘最小伤害原则’。比如地图软件,平台只需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即可,没有必要读取用户的通讯录。界限一定要依法做好。”
另一方面,朱巍强调,对个人信息的技术性保护也很重要。“未来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保护用户信息不被篡改,同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寻根溯源,查明信息到底是何处泄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