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焦点速递!“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开幕 200余件重要文物解答“何以中国”

视频来源:上海博物馆

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于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共同参与,无论从规模、数量上,还是从展品等级上,都堪称上海博物馆今年举办的最重磅大展。


【资料图】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展览名称“宅兹中国”来自西周青铜器何尊。其铭文提及周成王营建成周(今洛阳),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隐含着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

本次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文物总量314件,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收藏的诸多重要藏品,涉及89个考古遗址,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展览分为夏、商、周三部分,着眼于中华文明探源,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大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些文物承载着夏商周时期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反映了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礼乐制度及文化面貌,共同讲述中国历史上奠定华夏文明、逐鹿中原的恢宏历史。

其中,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晚期网格纹鼎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也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

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的战国晚期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整体布局匀称和谐,纹样图案对称、工整,四瓣花纹非常罕见,铺首钮也很少见,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错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是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的典型。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妇好鸮尊,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整个器物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器表纹饰使其显得凝重、威严,同时又展现出作器者丰富的象形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是这一时代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河南是夏商周的核心区,又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因此选择了这个展览作为“何以中国”系列展览的开篇。

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局)高度重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原创策划。上海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作为“大博物馆计划”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联手国内各大博物馆,充分挖掘优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灿烂成就,彰显博物馆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做好“以物论史”和“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

标签: 上海博物馆 战国时期 集中体现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