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赏 >

最新资讯:评论丨公益小摊位承载民生大情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城市治理中,流动摊贩管理一直是个棘手难题。传统“驱赶式”管理往往治标不治本,而天涯区创新推出的迷你市场公益摊位项目,用温暖、智慧的方式照亮了新路径,让小摊位承载起了厚重的民生情怀。

“以前东奔西跑,心里总是没着落,现在有了固定摊位,踏实多了!”在天涯区怡和豪庭小区门口,张阿姨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新鲜蔬菜,一边笑着说。她身后,是一排整齐划一的公益摊位,各式农产品琳琅满目,居民们正悠闲地挑选着。这样温馨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天涯区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

公益摊位的设立,成功破解了城市管理的老难题。通过“定时、定点、定责”管理机制与信用评价体系,天涯区构建起“部门监管+信用约束+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模式。摊主们从“随意摆卖”转向“有序经营”,道路变通畅了,地面变整洁了,居民的“菜篮子”也提得更舒心。这种转变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柔性的引导,充分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这些摊位更搭建起产销对接的有效平台。短短四个月间,已有425人通过审核成为认证摊主,成功分配摊位的申请达375次。公益摊位既拓宽了本地农产品的销路,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难题,又助力稳定了市场菜价,让居民能买得到、吃得起新鲜实惠的农产品。“以前想买便宜菜得四处找,现在公益摊位集中又规范,菜新鲜、品种多,真方便!”居民李大叔的称赞,道出了公益摊位广受欢迎的原因。

更令人欣喜的是,公益摊位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摊主们有了归属感,愈发注重自身经营行为,主动维护摊位周边环境;居民们享受到便利服务,也更加支持与配合城市管理相关工作。文明经营、诚信守约的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变化,并非一纸政令就能实现,而是源于人们内心的认同与自觉行动。

公益摊位虽小,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它既是摊主养家糊口的依托,也是居民便捷生活的保障,更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标签: 环球周刊网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