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三亚新闻网4月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张慧膑)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4月1日至4日在三亚举行。在中国种子大会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下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玉米种子实际质量高于包装标识质量,但种子活力表现差异较大,种子耐贮藏的表现不佳,同时种子包装标识不规范与包装方式造成的质量损失情况仍然存在。
据了解,该报告由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全程技术创新北京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联合崖州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结合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新标准,开展了全国玉米种子质量调查,以期为玉米单产提升、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种子质量基础数据,也为未来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生产全程技术创新探明新的发展方向。该报告调查通过第三方市场随机取样的方式,以消费者身份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种子经销市场、门店收集到玉米种子样品2232份,调查覆盖到全国种子企业共713家,国审品种552个,省审品种1047个。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玉米种子实际质量高于包装标识质量,种子发芽率达到单粒播质量标准93%的样品比例占74.5%,但包装标识种子发芽率高于93%的样品比例仅占44.5%。我国种子企业为避免市场监管风险或因检验能力不足,仅按照国家要求的种子质量标准最低线进行标识,自2021年国家对单粒播玉米种子质量要求提升后,不能主动提高质量标识可能导致企业在销售市场中削弱其市场竞争优势。
“玉米种子发芽后,在12小时内整齐出苗的玉米植株表现出100%的产量潜力,24小时内不能出苗的产量损失约9%,48小时内不能出苗的产量损失高达78%。提升种子质量水平,保障田间出苗能力是发挥品种全部单产潜力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中国农业大学王建华教授在2023年中国种子大会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报告中提到,“我国玉米种子质量提升的空间仍然巨大,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在有限的土地保障粮食安全,为农业生产提供高品质尤其是高活力的种子,通过田间出苗,苗齐、苗全、苗壮提升单产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根据测算,种子田间出苗每提高1%,亩产量提升约36斤,全国玉米总产量可增加218亿斤。”
《报告》建议,种子企业仍要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意识,规范种子产品包装方式,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以达到单粒播标准,加强种子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种子管理部门要重视种子活力等质量指标的评价,防范田间生产安全风险。
标签: